对信息泄露“重灾区”须重典整治
2020-12-05 18:12 点击:
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推销演讲培训课程,雇佣孙某等授意被告人张某等人加入以信息资源交流为目的的QQ群,获取包括姓名、手机号码等在内的公民个人信息。以单位名义由销售人员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且获取的销售利润归公司所有。最终,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该公司罚款50万元,判处被告人张某、孙某等11人有期徒刑1年10个月至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相应罚金。被另案处理的该公司总经理刘某,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同样被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北京晚报12月4日)
据相关通报,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自2013年7月建院至今,辖区法院共受理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公诉案件75件,涉案人员104人,涉案单位2个,其中上诉案件16件。梳理这些案件,发现近几年被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从“倍数级”进阶至“指数级”爆炸式增长,酒店、快递公司、外卖平台等企业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被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从“倍数级”进阶至“指数级”爆炸式增长;涉案信息过去主要是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等传统静态信息,现在增加了征信信息、定位信息、行踪轨迹信息、住宿信息、房屋产权信息等多方面、多维度的动态信息;被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日益庞大,储存信息的载体从传统的U盘、硬盘等变为储存量更大的云盘。公民个人信息被打包出售、价格低廉,甚至在犯罪分子间进行二次贩售;犯罪主体出现公司、公司总经理、公司职员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如酒店、快递公司、外卖平台等企业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为电话推销而侵犯公民信息,不仅牵连员工“受过”,单位也难逃刑责;除了网络“黑客”,更多的是因为企业“内鬼”;还有更值得关注的是,遭到泄露的公民信息常常在“二道贩子”手中流转,被层层加价倒卖,从而形成黑色产业链。“二道贩子”倒手虽然赚的钱不多,却可能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公民个人信息因涉及住宿、财产、征信、轨迹等敏感内容,极易引发绑架、诈骗、敲诈勒索等关联犯罪。现实中囿于信息泄露违法所得金额的限制,对于涉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违法所得的追缴与罚金的财产性处罚,却远不足以填平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次生危害。
对信息泄露重灾区须重典整治。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人格权编明确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我国刑法、网络安全法、民法典和正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设定了法律红线,有助于构建起公民个人信息民事、行政、刑事的全方位保护体系,职能部门要严格执法,对酒店、快递公司、外卖平台企业等信息泄露的重灾区进行重典整治,严厉打击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公民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能随意填写、分享、丢弃个人信息;身份证等证件复印时一定要写明用途,妥善保管、处理好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注意网络安全,尽量不在公共设备上输入个人账号及密码,不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不随便点击聊天中对方发来的链接,从源头减少、杜绝信息的泄露。再者,个人证件丢失或者个人信息泄露后,要第一时间补办证件、更换账号;个人信息一旦泄露,要在第一时间报警,以免让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钻。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中国新闻网 浏览:305 |
新华社 浏览:478 |
畅享生活 浏览:315 2022-10-14 |
畅享生活 浏览:240 2022-08-16 |
网信中国 浏览:300 2022-07-21 |
中国网信杂志 浏览:262 2022-06-08 |
新华社客户端 浏览:291 2022-05-30 |
环球网 浏览:261 2022-05-30 |
福布斯 浏览:372 |
中医中药网 浏览:39 2022-04-27 |
360常识网 浏览:53 |
360常识网 浏览:71 |
360常识网 浏览:76 |
人民网 浏览:356 2022-03-29 |
畅享生活 浏览:203 2021-08-06 |
畅享生活 浏览:317 2021-07-27 |
畅享生活 浏览:260 2021-07-06 |
畅享生活 浏览:506 2021-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