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个人信息非法传播的破口,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尹娟
2021-08-06 17:08 点击:

个人信息泄露会给个人带来很大危害,倒卖个人细心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盐城公安网安支队民警在一个暗网平台上截获了一条倒卖公民信息的线索,经过追查,抓获15名长期在网上进行信息数据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手上掌握着5000余万条个人信息,涉案金额达1.5亿元。这说明全国至少有5000余万人的姓名和电话掌握在他们手里。5000万个人信息是什么概念?可以进行深度数据分析,挖掘新的数据价值,可以用于实施精准诈骗,撒网捕鱼窃取财富,甚至可以卖给外国势力,直接威胁国家安全。

一些不法分子用小钱,购买大批个人信息,通过个人信息谋取更多财富,再运用非法所得,继续购买个人信息。循环往复,基于个人信息可以被循环利用的特殊属性,不法分子就可以不断积累资本以购买更多的非法个人信息。5000万个人信息说起来也不是很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操作以后可以累积数亿甚至数十亿的个人信息。

老年人、中青年,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有被掠夺个人信息的风险。丧心病狂的不法分子从不会停手,由个人信息倒卖释放的庞大犯罪价值,促使他们前赴后继。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必须关口前移,既要斩断个人信息流转的黑色链条,还要清理个人信息积累的地下仓库。

加强对企业机构、网络平台等单位个人信息数据池的量级管理,切实避免个人信息垄断。同时,加大个人信息采集的全方位管控,要求个人信息采集行为,必须经由执法机关备案,各个环节必须受到事先审查与实时监督。

堵住每一个个人信息非法传播的破口,才能确保个人信息不被犯罪分子掌握利用,从根本上保障公民个人的隐私安全。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解放军报 浏览:330 2022-12-25
北京商报 浏览:220 2022-12-18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7-25
网信中国 浏览:300 2022-07-21
畅享生活 浏览:333 2022-06-16
新华社客户端 浏览:291 2022-05-30
环球网 浏览:261 2022-05-30
中医中药网 浏览:39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