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莫让中秋节变“中秋劫”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陈鹏
2018-09-29 10:09 点击:

今年的中秋节是十九大以来的第一个中秋节,党内政治生态似乎已经走上正轨,大部分党员干部都以性价比高、不算高档的节日礼物来送节礼。然而此次回乡下与外婆团聚,没有想到农村攀比风盛行,不仅追求高档月饼还有烟酒等。甚至低于2000元以内的节日礼品都说不好意思拿出手,隔壁家老王送了大概价值800元的节礼回去,结果被岳父母说没前途,殊不知人家从外地赶回过节,不问路上的艰辛,回来还得被说,岂不是寒心了?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其本意为团聚、解思乡之苦。而节礼是附带的节日礼物,以表感谢之意。现如今却重视节礼价值而忽视了中秋节的根本意义岂不是本末倒置?自古以来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千古佳话,我想中秋节更重要的是家人团聚这份情意。

若是按照他们2000元的标准作为节礼话,我相信这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殊不知还有许多贫困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笔过节开支,那他们岂不是没资格过这个节日了?也许有些条件好点的可以负担这笔钱,但不能让这成为一种标准,进而在村里进行攀比,嫌弃家人贫贱?如果都按此标准,我相信中秋节会变成“中秋劫”,到时节日味道变质了,还有人愿意继续过此节日吗?

是什么导致农村的攀比风盛行呢?追究其根本原因是思想禁锢、乡风不正,不仅在节日礼品上还有婚丧嫁娶等需要用钱的相关事宜都盛行攀比,生怕自己比其他人混得差,然后被低看一等,有的不惜借钱导致债台高筑。此等做法不仅会让人有思想包袱,更是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十九大明确了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有一条便是文化振兴。我们要以村委会为根据地,以党建为引领宣传正确的家风、民风,多做思想工作,让村民能够从思想源头上杜绝攀比这一恶习。

中秋节应回归团聚之意,莫让中秋节变“中秋劫”!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51 2024-09-05
畅享生活 浏览:409 2022-09-08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2-08-11
人民网 浏览:254 2022-03-26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21-07-14
畅享生活 浏览:218 2021-06-07
畅享生活 浏览:273 2021-04-17
畅享生活 浏览:271 2021-04-11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241 2021-03-29
畅享生活 浏览:280 2021-01-28
新华网 浏览:162 2020-08-06
畅享生活 浏览:374 2020-07-15
红网 浏览:218 20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