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藏风险 莫让“投机者”有机可乘
2021-04-11 00:04 点击:
4月6日,出现“天价球鞋”的某交易平台发布声明,对20款存在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较大的球鞋进行下架处理,并对3名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采取封禁措施。但记者发现,不少溢价严重的国产球鞋在其他平台上仍在销售。在某球鞋交易App上,一款发售价为899元的国产球鞋,当前售价为29999元;一款发售价为439元的国产球鞋,当前售价为19999元。(新华网4月9日)
不止如此,人们还发现,同款球鞋大多“一色一价”“一码一价”。电商平台某店铺一款2020年秋季发售的球鞋,当时的发售参考价为1599元,如今,此款球鞋39.5码标价为1029元,但39码的标价则高达5999元,大小仅仅差半码,价格却相差几千元。确实令人瞠目。
球鞋价格水涨船高,不断吸引年轻人入局。其实,“炒鞋”本质上就是一种投机行为。市场喜好变化很快,“炒鞋者”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接盘侠”。有业内人士直言,“靠‘炒鞋’暴富的想法不切实际,市场泡沫往往一戳即破。一款球鞋短期内价格翻倍,却有价无市,过段时间一定会降价,不少‘炒鞋者’会沦为‘韭菜’。”
近日,在一些球鞋交易平台上,部分国产品牌的“限量款”球鞋价格大幅上涨,其中某国产品牌一款球鞋的价格涨幅达31倍。一位从事过球鞋交易的球鞋爱好者透露,雇人线下排队购买、通过内部渠道拿货等都是鞋贩们常用的进货渠道。是否有发票和鞋盒也会影响鞋的价格,有时甚至一个鞋盒都能卖不少钱,真鞋盒里装假货、真假混卖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了解,此前炒国产球鞋的人并不多,近几年,国产运动鞋在科技投入和外观设计上不断发力,一些国产品牌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然而,肆意炒作的行为对品牌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回避不了的,对品牌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炒鞋”背后所反映的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限量版、联名款、明星款等一般较受欢迎,个别颜色或码数价格较高,大多也是因为稀少,但供不应求的情况多是鞋贩刻意囤货造成。多位专家表示,“炒鞋”背后暗藏风险,消费者与监管部门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炒鞋”暗藏风险,亟需相关部门全方位加强监管,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其实,早在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的《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就曾指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各业务机构应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对不正常的价格波动现象保持警惕,加强市场监管,对于商品价格信息及时进行公开透明的发布,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同时,更应加强金融领域监管,对于信贷资格不足、还款能力较弱的消费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应加强审核,对进入市场的资金进行规范,防止大量杠杆资金涌入“炒鞋”市场。
与此同时,品牌商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供销环节加强监管。国产品牌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品牌商应继续提升产品竞争力,避免“投机行为”对品牌造成伤害;为有效规避“炒鞋”暗藏风险,各销售平台也应有所作为,加强商品价格监测,对于恶意炒作的商家及时进行封禁,不能当“炒鞋者”的“帮凶”,更不能让“投机者”有机可乘。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人民网 浏览:254 2022-03-26 |
红网 浏览:832 2022-03-14 |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21-07-14 |
畅享生活 浏览:218 2021-06-07 |
畅享生活 浏览:343 2021-04-24 |
畅享生活 浏览:273 2021-04-17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187 2021-04-05 |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240 2021-03-29 |
畅享生活 浏览:280 2021-01-28 |
新华网 浏览:162 2020-08-06 |
畅享生活 浏览:374 2020-07-15 |
畅享生活 浏览:177 2020-06-23 |
红网 浏览:218 2020-01-04 |
畅享生活 浏览:146 2019-12-19 |
红网 浏览:257 2019-08-07 |
红网 浏览:137 2019-08-07 |
畅享生活 浏览:148 2018-09-29 |
畅享生活 浏览:192 2018-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