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教师拖堂症”,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2020-10-28 12:10 点击:
近日,又一教育新规出台并冲上热搜。为破解儿童青少年肥胖难题,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明确了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并适当运动;减少儿童使用电子屏幕时间;学校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中小学生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等重点任务。(10月27日《扬子晚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治治“教师拖堂症”,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拖堂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拖延上课时间,指凡是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来上课的行为,也叫拖课、压堂、延堂、拉堂、留堂。教师“拖堂”现象在绝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甚至每个学校都存在。有学生调侃: “再等两分钟,马上就讲完。”这是英语教师,学生叫他“小拖”。五分钟后,老师还在讲,这是数学教师,学生戏称他是“中拖”。班主任最厉害,经常下课铃声响后开始讲语文总结、班级秩序、学校规定,学生称他为“全拖”。
殊不知,一节课的劳动成果往往因为“拖堂”打了折扣,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反感。一旦老师选择拖堂,学生可怜的课间十分钟就会大打折扣。有些学生本想利用课间十分钟休息一下并适当运动,没想到课间老师拖堂,让学生减负的期待成为泡影。
导致教师拖堂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二点:一是教师备课不充分。有的教师由于备课无计划性,一堂课讲多少,练多少,有多少个知识点需要传授,该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怎样进行,心中无数,安排不当,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导致拖堂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教师时间观念不强。有的教师认为拖延一点下课时间没关系,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其实不然,现代教育要求教学要讲究效率,教师要向课堂要质量,而不是要求教学时间的延长。
教师除了在思想上懂得杜绝拖课的必要性外,要防止拖堂现象的发生,不妨采取课前预演法。笔者曾当过教师,为防止上课拖堂,每一节课前都在家里进行模拟上课。这样做,既熟悉了上课内容,增强了自信心;更对教学时间心中有数、把握有度。
同时,学校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考核时,要对教师的授课时间以及教学效率进行考核,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督查,杜绝拖堂现象发生。此外,学生也可以以“不按时上下课”为由向教务处举报老师,督促教师成为遵守学校规定的榜样。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2-09-30 |
中新网 浏览:320 |
减肥ing 浏览:252 |
减肥ing 浏览:221 |
减肥ing 浏览:201 |
减肥ing 浏览:274 |
减肥ing 浏览:162 |
畅享生活 浏览:316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179 2021-07-27 |
畅享生活 浏览:385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163 2021-05-09 |
畅享生活 浏览:211 2021-05-09 |
畅享生活 浏览:265 2021-04-05 |
畅享生活 浏览:317 2021-03-30 |
畅享生活 浏览:318 2021-03-15 |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1-03-15 |
畅享生活 浏览:214 2021-01-01 |
畅享生活 浏览:245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