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薅消费券“羊毛”的漏洞

来源:广州日报
2020-07-14 17:07 点击:

疫情期间,数以百亿元计算的消费券在全国各地投放,加快了复工复产复市的节奏。然而,不法分子与一些商家串通套取补贴,让政府撬动消费的初衷打了折扣。据媒体报道,领取10元消费券后,有人向商家支付30元人民币后,商家账户可收到40元。在扣除4元好处费后,商家把剩余的36元返还给“消费者”,实现消费券套现。

为什么消费券会被不法分子盯上?因为,消费券由地方政府发放,投放时快速、大量、小额。对参与套现的商家来说,制造“伪消费”相对容易,甚至就是坐等收钱的事情。随着监管力度提升,不法分子伸向消费券的手,也越来越隐蔽。有商家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只准到店扫码套现;有商家用现金来支付返还的利益,增加平台追踪难度;有商家还“开发了”暗语,用“卷”代表“券”……

可见,不提高违法成本,便难以杜绝消费券套现的乱象。首先,监管须堵上漏洞。有安全专家指出,这类不法分子主要通过在账号或设备上做手脚来抢券、囤券。所以,可利用区块链技术难以篡改的特点,完善用户审核,加强平台监管能力,让使用消费券有迹可循、券尽其用。而且,要厘清各部门的职责,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并引入信用惩戒机制,促使商家加强自律。这些措施并行不悖,对防范分散流动的薅羊毛者会更有针对性。

此外,降低无效发券,有效挖掘消费潜力,也颇为重要。只要消费券的使用公平透明高效,薅羊毛的空间就会被有效地压缩。从这个角度来说,消费券的设计机制要更精益求精,一方面要做到规范发放,另一方面还要精准发放。譬如,限时消费,侧重中低收入群体,等等。当消费券的实际作用被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不法分子便无容身之地,消费回暖、经济复苏的脚步便会加快。 (杨博)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22-12-26
新华网 浏览:314 2022-08-18
畅享生活 浏览:237 2022-06-20
360常识网 浏览:30
360常识网 浏览:30
360常识网 浏览:32
360常识网 浏览:49 2022-04-27
畅享生活 浏览:867 2022-03-14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21-08-18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1-08-14
畅享生活 浏览:154 2021-08-06
畅享生活 浏览:254 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