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成飞行员,不止是励志

来源:红网  作者:吴云青
2017-10-26 08:10 点击:

近日,央视新闻《中国有我》栏目的视频《汪勤金:由快递小哥,变成了飞行员》引起大量网友转发点赞。汪勤金曾就读于太原科技大学,在大学里拿了法学经济学双学位,毕业后当了顺丰公司的一名快递仓管,入职八个月后又往顺丰航空发去简历,最终成为一名飞行员。

我们都曾听说过北大保安“逆袭”式的励志故事,汪勤金的经历与这类故事略有不同,第一他的起点相对较高,第二他借了公司内招飞行员的“东风”。这两个特点对当前大多数职场年轻人来说更有贴近性,因此更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作为一个双学位的大学毕业生,汪勤金进入快递行业安心从一线员工做起,可谓脚踏实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2日表示,到2020年将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大学生越来越多的结果是,一方面我们将在一线服务行业见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职业和岗位对个人发展的局限作用将越来越小。一个人的眼界、能力与受教育程度大体是正相关的,人“活”了,更能把工作做“活”,更有条件做出成绩,所以,求职者大可不必非得追求“高大上”,平凡岗位也有很好的上升空间。

其次,汪勤金及时抓住了公司内招飞行员的机遇,看上去,他运气很好,其实,很多人身边都曾有过类似机遇,只是可能没用心留意,或者没信心参与,又或者没有充分准备,以至于实力不足以抓住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当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个人努力和灵活程度就是决定实现自身发展程度、快慢的最关键因素,换言之,国家和社会发展给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上升渠道和上升空间,就看我们自己有没有上升的动力。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篇文章《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诉说“本科鄙视链”在人际交往和就业中的影响,与这种小概率的纠结相比,汪勤金的起点和大多数人接近,他的现实经历也就充满了面向大多数人的振奋力量。大多数人不会遭遇“本科不是北大”的鄙视,更多经历的是上大学以后怎么学、毕业以后入什么行、入职以后怎么干的选择,而这些才是决定未来发展真正的关键。

社会不可能给每个高考生预定一个名校席位,也不可能让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享有“完美”的工作岗位,却又处处充满机遇。既不好高骛远,又敢想敢试,你可以不是名校生,也可以没有“高大上”的职业起点,却一样有腾飞的机会。汪勤金不是唯一一个“逆袭”成为飞行员的服务业基层员工,他们的经历对职场人来说,不只是精神上的励志而已,更可观照自身,找到可学习之处。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21-08-18
畅享生活 浏览:227 2021-07-11
畅享生活 浏览:198 2021-06-11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1-06-08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194 2021-04-18
畅享生活 浏览:255 2021-03-27
畅享生活 浏览:224 2020-11-24
畅享生活 浏览:175 2020-11-09
红网 浏览:245 2020-03-11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19-03-26
东方网 浏览:184 2017-11-08
东方网 浏览:259 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