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抓取的信息推送应适可而止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谭敏
2017-09-23 17:09 点击:
2017-09-23 17:09 点击: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推送也越来越精准化和个性化。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在购物网站上点击浏览过某个商品,就会频频收到同类商品的推送;而在浏览新闻时经常点开的内容,也会不断收到新闻APP推送的类似信息。
科技改变生活。通过精密算法和先进数据抓取技术实现的内容推送已经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前,我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搜索内容,而现在,信息获取越来越趋近于一个被动接收的过程。智能化的信息推送可以快速完成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大大降低获取信息成本,为生活带来便利,满足了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但也要看到,技术进步会引发创新,但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对个人而言,智能化的信息分发模式把许多人困在“信息的茧房”。我们会轻易过滤掉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只看想看的,只听想听的,最终可能会在不断重复中强化固有的偏见和喜好,难以接受不同的观点,也失去了探索未知、创造不同可能性的机会。对社会而言,每个人无法接收不同的观点,可能进一步缩减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从而失去在争议中达成共识的机会。对智能平台而言,内容上过度追求“眼球新闻”,会导致不良信息泛滥,走向媚俗化。更严重的是,凭借技术强势在网上随意抓取信息,会面临侵权问题,而推送内容后台如果管理不善,还可能会暴露用户隐私。
各种创新都可能会面临“成长的烦恼”,要避免智能平台走向创新的反面,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但更重要的,则是需要平台企业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为用户提供便利、创新模式的同时,更要守住底线、把住红线,不能任凭技术决定内容,而要呵护整个社会的创新价值。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环球网 浏览:637 |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3-02-27 |
畅享生活 浏览:185 2022-10-14 |
环球网 浏览:482 |
减肥ing 浏览:229 |
360常识网 浏览:46 |
畅享生活 浏览:154 2021-08-06 |
畅享生活 浏览:113 2021-07-10 |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1-04-28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180 2021-03-17 |
新华网 浏览:194 2020-12-10 |
畅享生活 浏览:146 2020-12-01 |
畅享生活 浏览:151 2020-09-18 |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0-08-28 |
畅享生活 浏览:275 2020-08-13 |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20-06-29 |
广州日报 浏览:197 2020-03-31 |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0-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