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读懂“未成年孩子的主张”,有舍才有得
2021-04-23 23:04 点击: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把“鸡娃”家长们的焦虑展现得淋漓尽致。电视剧里,家长们奉行“鸡血教育”,没头苍蝇式地到处找补课班。有网友评价该剧“人间真实”,另有网友认为,这部电视剧“何必贩卖焦虑”。(4月16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父母需读懂“未成年孩子的主张”,有“舍”才有“得”。
去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青报官方微博发起了一项调查——“培养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的观点吗”,1816位微博用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50.0%的受访者不认同这一观点,16.5%的受访者认同,33.5%的受访者认为得看孩子情况 。
如今,很多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费尽心思地培养孩子,试图帮助孩子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快车道。甚至有些父母通过包装孩子,帮助其“年少成名”。父母对孩子的过多期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层一层地包裹住他们的身体,包裹住他们的翅膀,也包裹住了他们的灵魂。在一些家长眼里,孩子是属于父母和家庭的,他们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只希望孩子尽快成功成名、光耀门楣。如电视剧《小舍得》中的田雨岚就把孩子成绩当成自己的炫耀资本,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个学霸娃。
殊不知孩子的内心是压抑、茫然的,正如一位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所说:很少觉得快乐,因为没时间玩,也没什么朋友,自己学习是为了给爸爸妈妈挣面子。电视剧《小舍得》中严格遵循“鸡娃”理念的田雨岚也被儿子子悠质疑“只爱学习好的他”。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导致孩子情感冷漠、不知感恩、责任感弱。有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发现自己养大的孩子变得陌生,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对爱子失控时,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不是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用错了方法。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是缓慢的,过早地去催熟他,实际上是损害大脑。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成绩,不惜花血本请名师,择名校,可是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没有功劳,只有苦劳和疲劳,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换来的是家长与孩子的身心憔悴,孩子成绩没有上升反而大幅下降;换来的是孩子叛逆厌学,逆反心理强,视家长为仇人。网上曾有这样一则新闻:武汉一妈妈砸12万为儿子培优,几年过去了,当时自信的妈妈如今却在朋友圈哀叹:当初的“学霸”儿子竟变成了“学渣”!
《小舍得》引爆家长共鸣,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关于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以及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小舍得》也教育父母究竟该怎么“舍”,如何“得”;警示父母们需要读懂孩子的内心,尊重成长,尊重孩子自己,不要因为超前、超负荷的爱而伤害了孩子。
一要赏识孩子。 赏识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心理还很幼稚,他们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赏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特别是父母的鼓励。事实证明,父母用行动表现出来的爱和赏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莫大的推动作用,是孩子求知上进的动力之源。而一个孩子如果缺少赏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个性的发展,甚至导致他一生的个性缺陷。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前几代人解决的是较为低层次的温饱、安全的需求,而“00后”已经有了物质基础,他们有更高的实现价值的需求。一个懂得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呵护孩子的梦想,并用行动和孩子一起设计未来的蓝图。作为父母,应该信任孩子,多让孩子独立自主选择,多让孩子历练,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方法上的引领。父母要避免在兴趣班上的过多控制、过多包办,把报兴趣班的权利交给孩子。
二要亲子沟通。融洽的亲子沟通不仅是亲子间维系亲情的基础,更是相互交流、彼此理解、提高培养教育效果的桥梁。融洽的亲子沟通,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欣赏、被接受,进而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人格,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在亲子沟通过程中,父母要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尊重孩子,多给孩子选择权;要观察孩子的个性,发展其兴趣特长。同时,父母既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乐于与父母玩耍、游戏,又要建立起父母应有的威信。如果以10次亲子沟通的过程来说,不妨和孩子做8次朋友,2次扮演长辈。始终要记得,父母和孩子可以是很要好的朋友,但还要让他知道父母是家长的角色。
三要榜样先行 。 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但教育孩子的要诀却是自己的榜样先行。 孩子天生就有模仿能力。好的榜样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好的榜样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如果为人父母在榜样方面出现某种偏差,给孩子会带来负面影响及产生不良后果。 如有的孩子质疑妈妈:“我玩电脑影响视力,你玩手机、搓麻将就不影响视力了吗?” 又如一个三年级女孩吐槽爸爸:“爸,以后能不能不在家里抽烟,对我和妈妈的身体很不负责任!” 父母自己如何“做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行。一个老是对亲人、朋友、同事说谎的父母是无法教会孩子“老实做人”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恰恰起到了相反的教育效果。所以,家庭教育重言传,更重身教。要让孩子贤自己须先贤;要教育孩子节俭自己须先节俭;要使孩子好学自己须先好学。去年,西南医科大学公布的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中出现了一对母女的姓名,50岁的白永旗被公共管理专业拟录取,而她25岁的女儿也同时考上该校儿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个例子就诠释了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每位家长都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作为无声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发挥教诲作用。
孩子最亲的总是那个最理解自己的人。一个不懂孩子的父母,会使亲子关系恶化,一旦恶化孩子就会变得难以管教。期待更多的父母多学学心理学,多营造些愉快的亲子共情时光,在良好亲子沟通氛围中读懂“未成年的主张”,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别透支孩子的学习热情,别依靠“批评和打骂”来解决问题,不要让在父母看来只是山坡一样的小事,在孩子的世界却成为无法逾越的大山。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310 2023-07-10 |
中国青年报 浏览:356 2022-05-26 |
人民日报 浏览:230 2022-05-15 |
360常识网 浏览:66 |
360常识网 浏览:57 |
360常识网 浏览:65 |
360常识网 浏览:44 2022-04-27 |
畅享生活 浏览:758 2021-08-27 |
畅享生活 浏览:890 2021-08-25 |
畅享生活 浏览:349 2021-08-14 |
畅享生活 浏览:178 2021-07-28 |
畅享生活 浏览:154 2021-07-08 |
畅享生活 浏览:259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204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319 2021-04-04 |
畅享生活 浏览:167 2021-03-16 |
畅享生活 浏览:279 2021-03-15 |
畅享生活 浏览:170 2021-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