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出走”事件频发 家长该负首责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1-03-15 00:03 点击:

2月20日是农历正月初九,春节的喜庆氛围还在延续,广西防城港市的陈女士却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她13岁的女儿不辞而别,搭乘火车去1500多公里外的地方与陌生网友见面。一场牵动人心的跨省寻人紧张进行,幸运的是经过三地铁路警察的接力找寻,这家人终于在两天后团圆。(中国青年报3月12日)

经梳理发现,刚到3月中旬,今年媒体公开报道未成年人离家出走事件就有近50起。这些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大都与打游戏、网恋、学业不佳导致与家人的冲突有关。青春期的叛逆、网络游戏的诱惑、对陌生网友不切实际的幻想及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了一场场不只让父母心碎、甚至让全社会不安的不辞而别。

据陈女士事后回想,女儿离家出走也许是一时冲动,可女儿和父母关系的裂痕却并非一日之寒。据了解,13岁的小尤是陈女士的大女儿,这个住在偏远小镇的家庭有3个孩子。小尤常常抱怨爸妈生了二女儿后就不疼她了,后来再生了个弟弟就更加冷落她,有时发脾气说一家人都不要她。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爱玩手机和网络游戏,性格有些粗暴的父亲发起火来就爱动手,小尤积怨在心;在保险公司上班,同时兼职做餐饮外卖的陈女士坦言,自己平时因为工作太忙,很少陪伴孩子。3个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照顾得多,她和丈夫两人拼命赚钱养家,希望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陈女士坦言,自己以前很少和孩子沟通,现在回想起来,她平时对女儿的管教,在女儿眼里都是对其自由的“粗暴干涉”。这或许是一个有些“极端”的例子,但带给全社会的影响、带给人们的警示却是不能低估的。

据安康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反映,他们经常会接到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警情。在“处警”时,他们发现,这类孩子的身上有些共同点,就是性格比较内向,家人给予的照顾和关爱比较缺少,往往通过网络结交外地朋友后赌气出走。事实上,很多未成年人贸然离家出走,包括去外地见网友,由于自己的任性,涉世未深、心智不成熟,缺少对当今复杂社会的认知和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和意识到离家出走的后果,也就是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包括被拐卖、被诈骗等,很容易被“坑”甚至出现意外。

未成年人“出走”事件频发,家长不仅难辞其咎,而且该负首责。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的流行,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和网络交友的行为增多,容易因为家长管教过严甚至“失控”,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或由于放任不管导致他们形成任性自我的性格,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闹脾气,诱发过激行为,而离家出走是未成年人一种典型的过激行为。有关专家认为,“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选择离家出走往往带着一种跟父母博弈的心理。”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各个层面上都无法对抗自己的父母,唯有依靠自己的出走,让父母体验到失去,然后通过再次回归家庭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达到自己的目的。殊不知,贸然出走,或去见陌生网友,可能会面临被拐卖、被骗或是沾染不良习气等多种风险,甚至吃喝都不能保证,不止伤害了父母,也惩罚了自己。

未成年人“出走”事件频发,首责在家长;关心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孩子既要关爱,也不能一味迁就;既要疏导,但在原则性问题上也不能放任。”全社会应该通过加强教育,让青少年了解离家出走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伤害。当孩子出现过激行为的时候,父母靠打骂或是自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静下心来,冷静考虑自己在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想办法找出原因,然后,帮助孩子尽量避免过激行为。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309 2024-08-30
工人日报 浏览:368 2024-06-20
中国新闻网 浏览:336 2024-05-08
中国消费者报 浏览:309 2024-04-02
扬子晚报 浏览:264 2023-11-07
畅享生活 浏览:361 2023-10-08
畅享生活 浏览:326 2023-09-01
畅享生活 浏览:171 2023-08-23
畅享生活 浏览:499 2023-08-22
畅享生活 浏览:528 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