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考核要求制作“专题片”是形式主义新变种
2021-01-14 10:01 点击:
“一到年末就头疼!”面对上级部门明确的年终考核清单,西部地区一位中学校长坦言:学校即将迎来上级教育部门年终考核,一看考核清单,足足近百项。临近期末,本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帮学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教师们,又开始忙着写材料准备迎检,大量精力被耗费在写材料上。(新华每日电讯1月13日)
最让这位校长郁闷的是:除了查看文字档案资料,当地教育部门新增的考核方式,明确要求观看学校制作的5到10分钟专题片,了解一年来学校的工作情况,掌握学校“互联网+教育”工作应用水平。查看这份考核清单发现,一些考核指标非常细致,如“旷会一次扣0.04分,迟到一次扣0.01分”;“办公室要求上报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等等。
现实中,类似的奇葩考核并非孤例。调研发现,有学校为证明给无法劝返的辍学学生通过微信送网课,专门打印多张微信聊天截图,装订整齐放在学生档案袋里。但至于学生是否真正上课,负责的教师则表示“不好说”,但材料必须要有。
岁末年初,不少单位的年终考核陆续拉开,这种总结与评比,其初衷是评先定优、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树立正确业绩导向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精神面貌的一次集中展示。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但为还原一些担负的其他工作过程,势必要事事处处留痕,不留痕,年终考核难免吃亏,无疑需要占用大量精力。
究其原因,主要是名利思想和惰性思维在作怪。一些部门年终考核总想搞些花样,以凸显所谓的工作创新,从而不切实际地发号施令。展现工作亮点,本应有更具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但仅靠“留痕”来体现,恰恰是慵懒的表现。形式主义背后往往难遮官僚主义的身影。
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不断强调要给基层减负,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却在不必要的地方给基层“加码”,这种“加码”滋生了不断披着“新马甲”出现的形式主义苗头。对这种苗头必须坚决遏制。类似“制作专题片”等考核内容看似融媒体时代的一种“创新”,实则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对以教书育人为主业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这种“创新”无异于变相“加码”。不止令人费解,更需引起高度警惕。
年终考核,可以“创新”,但必须对形式主义说不。
年终考核要求制作“专题片”是形式主义新变种。年终考核,是总结工作、评先定优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考核与总结只是过程,而非目的。而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正向激励的“风向标”更鲜明、实绩至上的导向更明确。考核的初衷应该是为了通过奖惩机制来调动大家积极性,而要求制作“专题片”的方式让考核变了味儿,不仅耗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还容易滋生“惟形式不惟实绩”的不良风气,影响真正干事者的积极性。
据中央媒体报道,宁夏银川市近期探索在年度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中增加“一线走访调研法”,要求考核组深入一线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这种“一线走访调研法”才不失为一种创新、一种有效的探索。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各地、各部门都应做些更具针对性的探索,职能主管部门必须强化群众监督,倒逼相关部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科学制定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方法,归根结蒂,不能让年终考核要求制作“专题片”之类的形式主义新变种有“市场”。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03 2022-09-28 |
畅享生活 浏览:228 2022-09-26 |
新华网 浏览:295 2022-08-31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17 2022-06-06 |
人民网 浏览:260 2022-05-31 |
360常识网 浏览:18 |
360常识网 浏览:27 |
360常识网 浏览:17 |
360常识网 浏览:21 |
人民网 浏览:684 2022-03-14 |
新华社 浏览:135 |
海南日报 浏览:230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178 2021-06-13 |
新华网 浏览:252 2021-04-30 |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1-04-24 |
新华网 浏览:298 |
人民网 浏览:268 2021-03-17 |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0-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