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减辅”,学生才能减负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0-09-04 11:09 点击:

进入9月,许多孩子重返校园。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也给学生、家长送上了一个开学“大礼包”。近日,上述五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该《意见》规定,不得强制或者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软件或资料。(9月3日长城网 )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教材“减辅”,学生才能减负!

应该说,给中小学生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效解决好减负难题,不妨从减少学生辅导用书做起。目前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与复习资料泛滥、练习册成灾有直接的关系。现代快报记者曾拎着弹簧秤,给南京三所小学学生的书包称了下“体重”,发现35个书包中有11个重量超过5千克。此外,五六年级学生的书包最沉,平均重5.3千克。有的家长为了关心孩子,还专门给学生配备了教师专用的教学参考书。复习资料太多,学生做不过来,不光造成经济浪费,而且对正常教学冲击很大。

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在教材“减辅”上下工夫。如重庆市教委出台了学生“减负”的10条具体措施。其中包括规范学生用书,每门学科只准购买使用一本教科书,各类专题教育和活动均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读本。从重庆市图书批发市场的情况看,这一措施对遏制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购买教学辅导材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又如宁夏自治区教委以治理书包过重为突破口,清理违规用书和各类复习资料,并在报上刊登教科书目录和审定的练习册目录,接受社会监督。早在2007年,四川成都等一些地方还出台“书包限重令”,对书包过重的中小学校长,要采取问责等行政处罚。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加强“两监督”。一是监督新华书店,搞好课本发行工作,订什么,领什么,防止乱搭配书籍。二是监督学校按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上课,防止随意增减课时量,防止学校、教师给学生乱搭配书籍。

中小学校则要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的精神,不得强制或者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软件或资料,不准面向学生发行、征订未经审定批准的教材、复习辅导资料、课外读物、教学材料、学具等。家长们更要读懂“未成年的主张”,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别透支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稚嫩的肩上不要有太多的重负。

当然,如果目前“背多分”式的应试教育现象不消除,“教辅书”也很难消除。期待下一步的高考改革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在增加考试形式的同时,应该相应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新民晚报 浏览:380 2024-04-28
中国青年报 浏览:449 2023-03-27
畅享生活 浏览:259 2022-11-05
畅享生活 浏览:200 2022-09-14
畅享生活 浏览:288 2022-09-14
中国新闻网 浏览:284 2022-06-13
畅享生活 浏览:154 2022-05-31
广州日报 浏览:260 2022-05-30
塑身网 浏览:222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177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51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148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165
畅享生活 浏览:255 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