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零接触”中介成“不见面”诈骗 须警惕更须打击
2020-04-20 16:04 点击:
受害人缪女士告诉记者,3月初她从安徽老家回宁上班,因为疫情不想住集体宿舍,便提前在网上寻找低价房源。没想到,交完押金后,每次约“房东”看房都失败,最后“房东”和“中介”一起失联了(扬子晚报4月20日)
随着南京多行业大范围复工复产,一波返城租房高峰如期到来。近日,南京市公安局接连破获多起伪装房屋“中介”进行诈骗的案件。
疫情暴发以来,很多行业推出了“零接触”服务、“不见面”审批,既满足了客户需求,又减少了人群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为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就此觉得有机可乘,可以不见面骗取中介费,于是,便自导自演‘双簧’,多次作案。
据报道,一名当事人在网上看中低价房源后,便联系“中介”,对方表示可以提供“零接触”中介服务。当事人交完押金后,却始终见不到房东,“中介”则千方百计推托,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经过警方侦查,一个假扮中介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今年2月中旬以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梅园新村警务工作服务站陆续接到20余起有关租房被骗的报警。巧合的是,报警人都是在某租房信息网上看到相对低价的房源后私聊“中介”,通过支付宝或微信交付400至500元不等的押金以获取到“房东”电话。当报警人与所谓“房东”约定看房时间后,“房东”总是无故爽约。数次之后,当报警人联系“中介”讨要说法时,对方要么直接将报警人拉黑,要么长时间不回复信息,施加话术声称退款需要审核周期,直到最后与“房东”一起“人间蒸发”。
办案民警通过梳理这20余起警情发现,报警人找的中介并非同一人,但高频集中出现了7名中介。通过多方侦查,民警发现推介房源的“中介”和接听电话的“房东”或是同一个人,或是这七人中的某两人在配合演戏。至此,办案民警基本确认这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3月底,根据前期侦查,玄武分局办案民警明确了丁某、陈某、潘某等7名嫌疑人的身份。4月2日凌晨5时许,警方兵分三路,在上海和南京玄武区、鼓楼区三地同时收网,将该犯罪团伙一网打尽。据嫌疑人丁某供述,他们7人平日里就认识,之前偶尔也会假冒中介,盗取他人发布的房源信息,以低价吸引租客看房骗取中介费。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发现很多行业推出了“零接触”服务,觉得更加有机可乘,可以不见面骗取中介费,便自导自演“唱双簧”,多次作案。目前,7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除此之外,还有伪造租房合同,上演“无实物”出租的;租客伪装中介,转让已经到期房屋的,等等,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欺骗消费者,发“国难财”的卑劣伎俩和犯罪行为。
“零接触”中介成了“不见面”诈骗,须警惕更须严厉打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警方须加大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惩处一起。不法分子骗术再“高明”,也难逃法律的严厉惩处。
同时,要发动和激励群众举报,对群众举报的情况要立刻查实,及时处理;需要租房、购房的客户要多长点“心眼”,时刻保持警惕,所有线上交易行为必须认准官方平台,万不可脱离第三方平台私下交易;在实际租房时,要多留意“中介”或“房东”的身份信息,谨慎验证相关房产证明与身份证明,以免上当受骗。同时,务必保存好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重要信息,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绝不能让“零接触”中介的“不见面”诈骗得逞。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2-09-19 |
畅享生活 浏览:835 2021-08-24 |
畅享生活 浏览:796 2021-08-24 |
畅享生活 浏览:1026 2021-08-23 |
畅享生活 浏览:748 2021-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1361 2021-08-22 |
畅享生活 浏览:174 2021-08-26 |
畅享生活 浏览:252 2021-08-26 |
畅享生活 浏览:371 2021-08-26 |
畅享生活 浏览:290 2021-08-26 |
畅享生活 浏览:201 2021-08-19 |
畅享生活 浏览:310 2021-08-19 |
畅享生活 浏览:249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350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174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217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392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214 2021-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