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娅:勇解城市治理的“无解之解”
2019-11-30 13:11 点击:
“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骨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视阈下,这一要求不仅是对上海新一轮建设发展的期待,也成为了党中央出给全国所有城市的一道“必答题”。
当前,随着人口流动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城市的治理对象日趋多元,社会组织形式疾速变化,许多崭新的管理领域应运而生,不少未知的矛盾问题亟待解决。城市治理的复杂度、敏感度、艰巨度比建设发展初期更大。要想始终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就必须保持一种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担当精神,为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求解“无解之解”。
解好“无解之解”,首先要具备对自身的清醒认识。或许有人会说,中国40年的城市发展已超过了外国一个世纪的步伐,有新情况新问题都是正常的,不必如此“杞人忧天”,大可稍微等一等、看一看。殊不知,当今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的治理探索,已不再简单地是一座城的生存需要,更成为了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成为了国际形象和发展指数的代名词。当前,新一轮世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其“产房”和“摇篮”正是那些集聚了大量资源、广纳了优秀人才的城市。谁能率先实现创新转化,谁就能在百年大变局中掌握更强的发展主动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唯有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比别人更早一步踏入“无人区”,才能比别人更快一点找到“金钥匙”,于城市的一轮又一轮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解好“无解之解”,还要具备对未来的责任担当。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正是以一种“经常变革”的勇气,改革开放走过了辉煌的实践历程,为中国的城市崛起吹来了春风,注入了活力。但是,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进一进,长风破浪会有时;顿一顿,则可能一篙松劲退千寻。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诸多新的重大课题需要探索实践:如何破解钢筋水泥下的“生人社会”,构建新的城市多元参与机制?如何在不破坏珍贵的城市文脉的前提下,高效开发有限的土地空间?如何保持法治公平的运行框架,让每一个人都在城市活得有尊严和幸福感?这些问题,或是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或是矛盾复杂集中的“病区”,但都是治理者、改革者无法躲避的“战区”。
当然,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不能是一个冷冰冰的过程,其治理水平提升的成果必须由全体城市居民共享,被所有城市人群见证。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城市的本质是人的集合,城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求解城市治理的“无解之解”,对人民的强烈情怀是根本,也是一切逻辑的起点。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同身受,城市治理才能“增能”又“增温”。
相信,当城市治理者始终心存对形势的清醒、肩负对未来的责任、胸怀对人民的担当,手中的这根“绣花针”必能为中国各大城市明天的发展落下更精细、更高质的“针脚”。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九行 浏览:283 |
畅享生活 浏览:476 2023-09-12 |
畅享生活 浏览:547 2023-08-08 |
畅享生活 浏览:154 2022-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185 2022-08-29 |
畅享生活 浏览:120 2022-08-24 |
畅享生活 浏览:253 2022-06-29 |
畅享生活 浏览:202 2022-06-29 |
畅享生活 浏览:220 2022-05-26 |
人民日报海外 浏览:33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36 2022-05-20 |
中国文化报 浏览:939 |
沙洲旅行说 浏览:643 |
360常识网 浏览:58 |
360常识网 浏览:83 |
360常识网 浏览:51 |
畅享生活 浏览:723 2021-09-06 |
畅享生活 浏览:825 2021-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