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学校图书馆与社区共享,如何
2018-06-11 13:06 点击:
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程称,图书馆应当以全开架借阅为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走廊、教室等空间创新书刊借阅方式。教学期间,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0小时。鼓励课余时间、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对师生有效开放(6月8日中国新闻网)。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学校图书馆与社区共享,如何?
当前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社会。而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人人皆学之邦”,首先必须有读书学习的场所,学校图书馆因有丰富的馆藏信息、知识资源、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最佳的学习场所与最重要的学习机构之一。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搞好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社区文化建设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基础文体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室建设上,以及组织开展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社区文化建设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却相对落后。而分布在城市社区中的众多各级各类图书馆,包括学校图书馆,却没有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为此,学校应该将其蕴藏的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学校图书馆成为根本意义上的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宝库,并建立起一个开放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对知识的渴求;同时学校图书馆与社区共享又能提高学校和图书馆社会地位及降低能耗与成本,开创学校图书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工作新局面。学校图书馆可以设立一个固定的开放时间,在这个时段内,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如河北邯郸广泰中学图书馆在地图中查看每周六下午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又如长沙职教城的6所学校与所属的雨花区同升街道签署协议。根据协议,相关学校将全面开放校内资源,与街道各社区居民共享。社区居民不仅可以像学生一样,在图书馆办证借阅,还能定期参加学校的专业课程。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学校借鉴。学校与街道也可以共同建设图书馆,发挥双方馆舍设备、图书资源和管理人员的作用。
读书,是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所在。现代图书馆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是每位公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目前,各县市区也就一个公共图书馆,而大大小小的大中专、中小学却有不少。期待各学校图书馆与社区共享,以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启迪社区居民的思想,净化社区居民的心灵,使社区居民近距离领略和感悟“无围墙大学”的氛围并自觉提高自身素养,不断获得个人进步,从而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457 2024-05-07 |
畅享生活 浏览:393 2024-04-25 |
畅享生活 浏览:513 2023-10-26 |
畅享生活 浏览:501 2023-10-20 |
畅享生活 浏览:453 2023-07-10 |
畅享生活 浏览:413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304 2022-10-27 |
畅享生活 浏览:492 2022-10-11 |
畅享生活 浏览:281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256 2022-07-27 |
人民日报客户端 浏览:363 |
畅享生活 浏览:296 2022-06-21 |
畅享生活 浏览:179 2021-07-27 |
畅享生活 浏览:280 2021-07-26 |
畅享生活 浏览:307 2021-07-09 |
畅享生活 浏览:311 2021-06-22 |
畅享生活 浏览:264 2021-06-18 |
新华网 浏览:268 2021-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