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家 ——一名社区残疾专干的自述
2022-06-21 11:06 点击:
我叫孙敏青,是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金方街道朝阳后山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一名普通残疾人康复员。2015年社区成立了安宁市首个“残疾人康复中心”,为街道辖区内的残疾人免费提供康复服务。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已从康复服务延伸到了技能培训、上门服务、文娱活动、创业就业一体的工作服务体系。
和他们相处的8年时间,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纵然生活有很多不便,但他们依然自强自立热爱生活。我们社区的康复中心、残疾人体育健身机构,包括我自己能做的,无非是让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有一个寄托,来到社区就等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情感上的需求更大一些。怎么帮助他们呢?目前为止,康复中心每年为大家提供7680余次的免费康复服务。每次他们来的时候,会问我在不在。工作忙得过来的时候,我都会上来和他们聊聊家长里短,有时候和他们一起坐着看看新闻、下下棋。在这过程中,也了解了他们的困难,摸清了他们的需求。总体上,就业是提及最多的,他们渴望能拥有一份工作,一个可以傍身或者消遣的技能。
帮助解决他们的就业困难,技能需求,社区下了很大功夫。一名70后的嬢嬢,属于视力残疾。家中两个老人加上她,都靠微薄的退休补助金过日子。了解情况后,社区帮她找了份房屋中介的工作,上次我们回访,商家和附近的居民都认得,而且非常肯定,说她是“社区通”,我们很欣慰开心。更难能可贵的,她通过社区举办的“插花技能”培训,掌握了精巧的插花技能。前年代表社区参赛,获得了安宁市优秀奖,现在经常代表社区到昆明参加活动,生活过得越发精彩。
在就业服务上,社区与辖区的昆钢华云双扶总厂等企业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为他们常态化开展“十送服务”。通过安宁市残联举办的招聘积极推荐。此外,经过多年的积淀,社区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活动开展,从去年到现在包括绘纸伞、做小吃、手工编织、辅具发放使用等活动就开展了80多场。今年,通过昆明市民政部门牵头在社区组织的“葡萄树”互帮互组项目开展了10期,累计参与人员也达到了800多人。
去年3月份,社区成立了“寻找阳光 残疾人身残志坚”项目。社区书记和副书记担任组长,5个党支部支部书记全员参与。我们打算把这项关心关爱当成自己社区、自己家的事来做,在走访慰问、日常关爱中通过项目化的运作形式,为他们多做些事情。就像项目名称说的“寻找阳光”一样,我坚信,阳光洒在身上,照耀着残障人士,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455 2024-05-07 |
畅享生活 浏览:392 2024-04-25 |
畅享生活 浏览:513 2023-10-26 |
畅享生活 浏览:499 2023-10-20 |
畅享生活 浏览:453 2023-07-10 |
畅享生活 浏览:412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303 2022-10-27 |
畅享生活 浏览:492 2022-10-11 |
畅享生活 浏览:281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255 2022-07-27 |
人民日报客户端 浏览:363 |
畅享生活 浏览:311 2021-06-22 |
新华网 浏览:268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221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302 2021-06-09 |
畅享生活 浏览:241 2021-06-09 |
新华社微博 浏览:190 |
经济日报 浏览:157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