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考生扎堆咨询心理疾病,急需心理辅导的却是家长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18-05-28 10:05 点击:

高考进入倒计时,沈阳一名18岁高三女生偷偷挥刀自残,嘴里喊着:“快被逼疯了!我不行!我不参加高考了!”沈阳市精卫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表示,最近一个月来,前来咨询的中高考考生扎堆。让人唏嘘的是,有些考生已向家长坦承有焦虑抑郁症状,家长却不相信,武断地认为孩子闹自杀是在装病,以逃避学习压力(5月25日沈阳晚报)。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考生扎堆咨询心理疾病  , 急需心理辅导的却是家长!

高考不仅是考学生,对家长来说,同样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有关资料显示,高考前出现深度焦虑症状的家长居然是孩子的两倍。紧张焦虑是一种会传染的情绪,中高考前的父母会无意间把这样的情绪传染给孩子。家长的过度关心、过度管理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给他们增加更大的心理负担,一旦这种负担超出考生所能承受的限度,孩子的情绪就会失控,会感到失望和无助,临场发挥失常就不可避免。在家里,虽然很多家长口头上说“不给孩子压力”,但平时却有意无意表现出紧张的情绪,比如坐立不安;过度关心孩子身体饮食,送汤送水;言语中出现“还看电视,没几天了一点都不着急”等类似话语;或者积极为孩子张罗报名参加提高班、补习班。家长的种种表现会给孩子心理暗示,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

随着高考临近,家长们更应调整好角色位置,既服务到位,又不越位。客观分析孩子的现状和中高考的形势,合理设计对孩子的期望值,做到心中有数。多对孩子说肯定性语言。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双手,给孩子温暖、鼓励和力量!切勿因孩子成绩下降施以严厉教育——暴打或体罚。如沈阳一名18岁高三女生偷偷挥刀自残,就与粗暴母亲体罚女儿有关。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失眠、情绪低落、沮丧自责、对自我评价很低、精力减退、浑身无力、厌学、成绩大幅滑落等表现,家人应予以重视,尽快带孩子就医。

考试焦虑,本来就是一种天然的正常的身体心理反应。世上本没有考试焦虑,说的人多了,也便普及了。期待考生和家长都克服过度焦虑,家长当好孩子的“稳压器”, 孩子用积极的心态暗示自己、把自己的身心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做最后的一搏!

“难题是提高分数的机会,不懂是懂的最佳时机。”“昨天的焦虑不等于今天的焦虑,今天的不懂并不等同于明天的不懂。”“我不会别人也未必会”。“就算你现在不及格,你也有考及格的潜力……如果你具备考二本的实力,你就有希望考一本。”这一句句自我暗示口诀考生不妨一试呵!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2-07-18
北京青年报 浏览:294
畅享生活 浏览:179 2021-07-27
畅享生活 浏览:241 2021-07-26
畅享生活 浏览:280 2021-07-26
畅享生活 浏览:307 2021-07-09
畅享生活 浏览:264 2021-06-18
经济日报 浏览:296 2021-06-15
畅享生活 浏览:205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327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165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373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259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293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301 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