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不如依法实行半夜网游熔断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1-06-13 17:06 点击:

央视晚间新闻联合央视新闻微博于日前发起的在线投票中,有超过1.7万名网友认为“青少年模式”没用,占投票总人数的85%。很显然,通过这项在线投票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人并不看好“青少年模式”,认为“青少年模式”的象征意义大于保护作用。人们之所以持这种观点,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在“青少年模式”已经普遍运用的现实背景下,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的基本认知。(6月4日中安在线)

在社交平台、网络论坛上,经常能看到家长发帖吐槽自家孩子沉迷游戏。气愤、无奈之余,家长也在追问: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该怎么办?许多游戏、网络平台已经采用“青少年模式”,为何还是不管用?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当然有自制力不够,家庭教育不到位、不科学等因素,但网游商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忽视未成年人心智发展,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未成年人的沉迷。为“防沉迷”,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有关部门也敦促各家游戏公司、视频网站、直播平台对“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进行多次升级,但顽疾仍然存在——实名认证、“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甚至形同虚设。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还须让法律亮出铁齿钢牙。如韩国从法律上限制未成年人在夜间玩网络游戏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游戏发行商在凌晨到早上6时之间,停止向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游戏服务。游戏用户必须用其身份证号码进行实名注册。对于年龄不满16岁的游戏用户,互联网游戏运营者在午夜12时至上午6时之间必须自动强制其退出游戏服务。

游戏不是天然的恶,但任其泛滥,则可成为恶之源。暴力、色情、贪婪、玄幻……这些电游已沦为不少未成年人荒废学业、近视高发、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甚至诱发犯罪的“精神毒品”,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危害社会安定。

技术“防沉迷”不如立法管网游。期待我国抓紧出台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网游的法律法规,实行电子游戏分级制度;期待有关部门升级管控、强化执法,重点排查用户数量多、社会影响大的网络游戏产品,对价值导向严重偏差、含有暴力色情等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坚决予以查处,以利剑斩断“暴力色情游戏”这一伸向下一代的黑手。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长沙晚报 浏览:212 2023-09-18
畅享生活 浏览:93 2022-10-18
畅享生活 浏览:249 2022-09-30
畅享生活 浏览:196 2022-09-29
畅享生活 浏览:258 2022-09-28
畅享生活 浏览:78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127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389 2022-07-17
羊城晚报 浏览:270 2022-06-14
畅享生活 浏览:172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63 2019-04-10
畅享生活 浏览:229
减肥ing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