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校园自然保护区是个不错的构想
2017-10-18 15:10 点击:
近日,有北大师生在微信公众号上提出了设立“校园自然保护小区”等保持校园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构想,相关文章引发部分北大网友的热议。北大校方表示,学校已经了解到了部分师生的提议,目前针对包括“设立校园自然保护小区”的提议进行论证。(10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每一条河流、每一块湿地、每一片草原、每一处森林都弥足珍贵。当我们开始醒悟,开始行动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绿洲外围防护林和湿地建设力度的同时,是否想过如果有可能,在我们生存的城市,在建高楼大厦的时候,寻找到一种合理的途径给那些自然绿色、动物们一个安栖之地,并加以保护、珍惜,让城市的发展真正成为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
校园一般都是依城而建、伴城而生,特别是对于如北大等有一定历史积淀和人文环境的校园,在其间设立自然保护小区就是一个不错的构想,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校园时期就牢固树立自然和谐发展之理念,更能够通过校园自然保护小区来完善城市建设发展之缺憾,让这座城市更显生机和活力,更达和谐发展之平衡。
根据北大绿色生命协会的监测结果,目前北大燕园中的动物中,鸟类已达210种,兽类11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1种,蝴蝶27种,蜻蜓2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以及鹰鸮、东方角鸮、鸳鸯等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在北大燕园记录到的濒危动物有细纹苇莺、黄胸鹀2种,易危物种有鸿雁、乌雕2种。
由此可见,北大学子提出在校园设自然保护小区的构想并非凭想象,而是基于一定的环境因素,既有空间的便利,又有时间的积淀,更有现实存有的必要。北大设“校园自然保护小区”的构想可谓是成为众望所归,而这种构想的提出,恰恰符合当今我国环境保护的大气候和人们对生存环境改善的需求。
事实上,针对某一个区域或某一个特别物种建立的小保护区,更容易实现,因为当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许多出在执法推动上,一些保护区管理局没有一个人下去做巡护,而设立在校园的自然保护小区,不仅利于学校志愿者自发形成巡护工作,并且更有利于校园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绿色环境的成长,让城市建设因为这一块一块自然小保护区的出现,而显得更加和谐、完美。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我们更需要做好“加减法”,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来说是在做减法,而因势而导、因利而设的校园自然小保护区则是在做加法,在这一加一减之中,我们的城市生态才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73 2022-09-14 |
湖南美食达人 浏览:127 |
减肥ing 浏览:230 |
减肥ing 浏览:120 |
减肥ing 浏览:131 |
减肥ing 浏览:175 |
新华网 浏览:1177 |
360常识网 浏览:39 |
360常识网 浏览:22 |
360常识网 浏览:42 |
畅享生活 浏览:653 2021-09-03 |
畅享生活 浏览:623 2021-09-02 |
畅享生活 浏览:606 2021-08-24 |
畅享生活 浏览:132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182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136 2021-08-01 |
畅享生活 浏览:221 2021-07-30 |
畅享生活 浏览:527 2021-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