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洋:用权利与尊严唤醒“灵魂工程师”

来源:湖北日报网
2017-09-10 13:09 点击:

9月10日,专属于老师的日子,同样的节日,不同的情怀。全国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曾经在走廊外、门缝中紧盯你学习的班主任,现在还好吗?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因为其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影响年轻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现如今,受太多的浮躁情绪与负面案例影响,曾经习以为常地向老师起立致敬成为了奢侈,甚至被质疑。反思背后,是什么遮住了仰慕教师辛勤付出的双眼?社会经济搭载着人们的观念在飞速发展中,正无情地抛洒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光荣形象,这种冷漠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整个社会无法承受的痛。太多的“非典型案例”,把老师两个字拆解得分崩离析,变了味的为师之道与教育伦理,让个人利益与“春蝉到死丝方尽”在博弈中输给了对后者的现实抛弃。“在我们的社会,没有任何一个职业、一种头衔、一种荣誉还有光彩。”在教师这个行业上,这句话尤其有说服力,也尤其为痛。

不管走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回到教师节的初衷,必须重新关注教师的权利和尊严。今天我们关注的很多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此相关。一个行业的价值,从来都不只是物质的。轻易摧毁一个行业的精神道统,由此带来的自我解构以及自我放逐,将会助长许多问题的发生。教育匮乏期,人们对教师的敬仰与热爱,更多表现的是对知识的奢望与渴求。人们羡慕的是老师谆谆教导、娓娓道来的收获感,人们尊重的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转承接续,人们期待的是学问之师、品行之师、灵魂之师在新时代话语体系依然能够绽放其独特魅力。然而,现实中的教师似乎总是“看起来很美”,其实并没有能够拥有享受这一切的权利。

从教育的平民化、世俗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来讲,教师走下曾经的“神坛”,似乎并不是坏事。但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必须保持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同时要有自尊、自信。因为,唯有教师自尊、自信,才能传递给学生尊严和快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追求质量与效益的今天,教师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已经成为了一个让人时常唏嘘的讽刺话题,这种纠结并不只存在于已为人师者本身,甚至开始击碎向往着教育事业年轻人的梦想。教师的生存尊严在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越来越离谱的房价下,被一步步压垮,当“无私奉献”变成了对教师赤裸裸的道德绑架,能够奉献的也只剩下教师仅剩的尊严了。

人生就是课堂,我们永远都需要好老师。“灵魂工程师”如果过多充当权力主导下的“代言工具”,人格、尊严、健康、情感、待遇等权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无法拥有相对自由、平等、人本的境遇,无法真正成为具有现代法治精神与公民意识的传授者,他们只好替时代主导下的“不合理”背负骂名。尊师重教,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应成为切实的常态行动。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检察日报 浏览:187 2021-07-15
人民日报 浏览:185 2020-07-04
光明日报 浏览:164 2020-05-24
光明网 浏览:152 2020-05-23
红网 浏览:181 2019-03-09
东方网 浏览:273 2017-10-05
红网 浏览:202 2017-09-30
红网 浏览:193 2017-09-11
央广网 浏览:212 2017-09-09
红网 浏览:120 2017-08-26
湖北日报网 浏览:117 2017-08-23
新京报 浏览:203 2017-08-18
南方都市报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