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服务强监管 共同抵御“窗口腐败”
2021-09-04 18:09 点击:
办产权、换户主、缴契税……群众买卖房屋,绕不开办事窗口。近日,吉林省公主岭市查获一起“窗口腐败”案件,该市政务大厅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个别人员与中介勾结,中介在前收费承揽群众业务,窗口人员在后帮中介“干私活”,收取中介给的好处费。(9月3日 澎湃新闻)
办事窗口代表城市形象,浓缩政府服务职能,关系百姓是否能够少跑腿。面向群众的办事窗口成为灰色地带,“花钱办事”成为潜规则,背后是个别工作人员的“权力寻租”,更是监管失察监督缺位的外化体现。在国家深化“放管服”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窗口单位的效率和服务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关系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城市的温度,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办事窗口如何真办事,办实事,将百姓关心关注问题落到实处。
房屋转让、产权办理等最为繁忙的业务,群众多,排队久,一些中介和工作人员“嗅到商机”,中介向群众收费承揽业务,窗口人员帮其办理,可以从中介那里拿到“分红”,灰色产业链由此形成。久而久之,十几个窗口依旧忙碌,但对外叫号的寥寥几个,群众想办事只能遵守花钱潜规则,几百元的“服务费”就像“加急号”,一边是着急的群众,一边是满足的黄牛。本该只具有服务性质的场所变成盈利的“市场行为”,影响群众办事体验,破坏政府服务形象,更深层次涉及作风腐败,“花钱办事”影响和危害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表面上来看,因权力寻租受利益侵染是办事窗口“守大印变大爷”的原因,深层次实际上是办事人员漠视纪律约束、相关部门纪律监管失察的问题。办事员占据重要服务岗位却甘心被金钱“围猎”,身处利益链条不自知,监管部门的缺位更是助长了腐败滋生空间。
为民服务无小事,小问题关系大原则,只有在其位谋其事,坚定为民服务信念,坚持大是大非原则,严守工作纪律,不逾越底线红线,才能守住权利,运用权力,不被权利牵着鼻子走。监管部门也要勇于作为,敢于同腐败问题斗争,通过监管考核等方式,鉴别工作人员的权责,加大查处力度,营造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大环境。政务服务中心也要创新和丰富工作方法,采取“当天叫号,当天受理”,AB岗制度等充分保障群众利益,确保最短时间办成事。在改革上下功夫,在机制上多思考,在流程上多优化,让办事窗口温馨高效。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澎湃新闻 浏览:190 2025-01-01 |
人民论坛 浏览:215 2020-04-23 |
长江网 浏览:209 2017-09-25 |
红网 浏览:162 2017-09-17 |
红网 浏览:244 2017-09-17 |
畅享生活 浏览:158 2013-12-01 |
畅享生活 浏览:124 2013-06-09 |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44 2025-03-20 |
环球网 浏览:194 |
科技日报 浏览:147 2025-03-13 |
扬子晚报 浏览:195 2025-02-25 |
扬子晚报 浏览:237 2025-02-20 |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127 2025-02-20 |
畅享生活 浏览:225 2025-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