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小”改造要“适小”不妨多听听“童声”
2021-06-10 12:06 点击:
秋千、蹦床和被糖果色点亮的陀螺玩具,孩子们在社区里就能“撒欢儿”游戏;抹平台阶、开放绿地、增设儿童化标识,儿童车进入不再困难。北京的“适小”改造,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正在推进。记者探访北京多处社区公共空间发现,承载“童声笑语”的儿童友好社区已越来越多。(北京晚报5月17日)
提到儿童,我们通常只关心教育,而忽视了儿童的环境权利。时下,城市公共空间的不友好主要体现在威胁儿童安全的危险要素过多,人车不分流、自行车道被挤占等因素让家长通常不放心儿童在户外独立活动,很多社区还缺乏儿童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导致儿童缺少足够的社交机会。现实告诉人们,更贴近儿童友好概念的城市更需要全民观念的转变。
儿童友好不是建一座滑梯或搞一个跷跷板,更要为儿童营造一个适合社交的空间。如今,在北京公共空间、小微空间改造的时候,儿童友好的概念正不断融入社区。为了能让公共空间满足孩子的期待、回应儿童的需求,清华同衡风景园林李金晨团队近期在设计西三旗背街小巷的儿童艺术街区时,以“需求AB卡”的形式来收集儿童的诉求。所谓“需求AB卡”,就是将两种不同的需求,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卡片上,再交给孩子进行选择。据了解,这是该设计团队的首创。目前,该团队已经举办了3次有儿童参与的活动。像这样的“需求AB卡”,该团队总共设计了十几套,它们帮助设计师进一步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为了能够更好地倾听儿童的声音,双井社区的“井点”空间也创新了一套了解儿童需求的独门方法。在设计前,规划师团队邀请了8位志愿者儿童参与了“一周生活日志研究”,他们将一周内每天的出行和活动记录下来,再反馈给规划师团队。在调研之后、方案设计之前,规划师团队再次组织了40人规模的社区工作坊,由儿童充当设计师,使用规划师提供的设计模块来拼搭起他们的理想空间。秋千、蹦床这些都是儿童想要的,最后也都让他们“如愿以偿”了。在朝阳区双井街道一处小微公共空间“井点”,老远就能听见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里有块新潮的“哈哈镜”;有秋千、蹦床和陀螺玩具;有自己“认领”的植物;原本死气沉沉的社区空间经过改造,被激活了,“人流量整整提升了一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
现实中,不同年龄层的儿童选择存在很大差异,10岁以上的儿童更倾向自然空间,而10岁以下的儿童则更喜欢设施丰富的空间。不同年龄层的儿童需求有所不同。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内心世界是洁白无暇的;儿童的需求和愿望是美好的,也是现实的;儿童的想象是大胆天真、直白的;儿童的选择也常常是出人意料的。
“适小”改造要“适小”,不妨多听听“童声”。“适小”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决策者们不要玩“一言堂”,不要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要走出去,走到儿童中间去,体验儿童的生活,了解儿童的实际需要。相信儿童,不妨多听听“童声”,别小看了智慧和“能耐”;尊重儿童,就得充分考虑儿童的建议和需求,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愿望。
据有关专业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北京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的编制即将启动。目前,该市妇联委托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进行前期的调研。据介绍,本次调研还将访谈跟儿童发展相关的教育、健康行业从业者,全面了解目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家长育儿压力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网络问卷调查活动中,全市有2.6万名儿童和家长积极参与,课题组收到建言献策上千条。
不得不说,北京市的“适小”改造,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多听“童声”,请儿童当“设计师”,满足儿童愿望,确实是个创举,有指导意义,更值得广泛推崇。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316 2022-10-14 |
减肥ing 浏览:212 |
减肥ing 浏览:331 |
减肥ing 浏览:159 |
360常识网 浏览:65 |
360常识网 浏览:117 |
360常识网 浏览:55 |
畅享生活 浏览:187 2021-07-02 |
畅享生活 浏览:163 2021-05-09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41 2021-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85 2021-03-25 |
畅享生活 浏览:151 2021-03-04 |
人民日报 浏览:303 2021-01-28 |
畅享生活 浏览:280 2021-01-28 |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170 2020-12-15 |
畅享生活 浏览:262 2020-12-05 |
畅享生活 浏览:234 2020-10-30 |
畅享生活 浏览:283 2020-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