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治理需要实现常规化
2021-04-26 09:04 点击: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同时,作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贫困治理将长期存在下去。在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如何保证贫困户基本生存条件,显然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这些地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因为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始终以“攻坚”姿态开展脱贫工作,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尚未有时间建设起来,使得一些已经摘帽的贫困户存在返贫的可能。
一方面,脱贫攻坚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为了如期脱贫摘帽,有一些脱贫工程客观上存在设施不完善、缺乏长效措施的问题。比如,针对“五保户”的安置,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早就建立了福利机构,也有较为稳定的资金投入,其工作措施也比较得力,几乎不可能出现问题。但是,在一些条件相对比较差的地区,本应由常规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的“五保户”问题,是通过脱贫攻坚的形式加以解决的。比如,很多地方在脱贫攻坚之前,针对“五保户”的保障措施并不完善,也没有足够多的财力去解决这一问题。到了脱贫攻坚时,这些地方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福利院,把“五保户”集中供养起来。
但是,在实践中,“五保户”的集中安置和分散供养,本身是个问题。有些“五保户”宁愿住在自己家中,也不愿意住进养老院,地方政府就要投入资源实现其“两不愁、三保障”。哪怕是集中供养,是以村为单位,还是以乡镇为单位,也存在极大的帮扶差别。方案不一样,效果自然不一样。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脱贫摘帽而不考虑“五保户”的意愿,也不考虑地方的实际,或是缺少针对复杂情况的完善措施,很可能就会出问题。
脱贫措施和诸多常规措施的衔接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比如,贫困户安全饮水和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有关,每个地方都有改水计划。这些计划,并不是专门针对贫困户,工程大、范围广,某个环节出问题,自然会导致工作受挫。如果地方上不通盘考虑,无法实现一揽子计划,就可能影响到脱贫效果。
解决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将其常规化。过去一些年来,我们建立了一套不同于常规的扶贫体系,这一体系的重要特征就是,上级政府往往以督查和问责的方式去推动工作,地方政府则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某种程度上,这一体系是以降低常规任务的重要性为前提的。这些地方在脱贫摘帽后,就意味着已经耽搁的任务需要继续去完成。因此,要把脱贫工作作为一项常规任务加以对待,既不能影响地方的总体治理效果,又不能置之不理,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关键是,上级政府要谨慎使用不解释、不妥协,“一刀切”问责的方式去应对有关问题。
基层工作往往存在一些悖论。由于任务太多,上级不重视不督促,基层可能就流于应付。如果上级督促检查多,基层可能会着急忙慌完成,但质量未必有保障。应该说,个别地方出现的脱贫攻坚成果不巩固的问题,是极少数的现象。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工作问题,是态度问题,这个要坚决反对。有些却是基层条件有限导致的问题,这个得体谅。无论如何,工作不到位,基层有责任改正,上级也应提供改正机会。(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69 2024-11-22 |
畅享生活 浏览:362 2024-08-29 |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419 2023-08-10 |
畅享生活 浏览:383 2023-08-03 |
畅享生活 浏览:385 2023-07-14 |
中国青年报 浏览:305 2023-06-12 |
畅享生活 浏览:1352 2023-04-09 |
畅享生活 浏览:265 2023-03-13 |
畅享生活 浏览:380 2023-03-13 |
畅享生活 浏览:388 2023-01-23 |
畅享生活 浏览:236 2022-12-26 |
畅享生活 浏览:293 2022-12-26 |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浏览:262 2022-12-25 |
畅享生活 浏览:373 2022-11-18 |
新华视点 浏览:463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120 2022-09-29 |
畅享生活 浏览:281 2022-09-27 |
畅享生活 浏览:153 2022-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