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娅:用“善制”为深化改革固本筑基
2019-11-12 14:11 点击: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充分而完备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是国家长治久安、稳定繁荣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将“全面深化改革”这步棋走好走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中国之制”解码“中国之治”,给出了全世界坚定而独到的回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把握国家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好一名改革的弄潮儿,保持定力和勇于创新永远同样重要。昔年“东欧变革”的惨痛教训依然历历在目:由共产党体制迅速转变为西方多党制的激进政治转型,由计划经济急速转向私有化、市场化的“休克疗法”,非但没能救东欧,反将这片土地陷入了长期动荡的噩梦之中。一个国家的体制机制犹如参天大树深植于土壤的根系,改革可以改变根系的走向,但不能斩断制度的源头。历史证明,只有站在成熟稳定国家制度肩膀上的改革,才更有前进的底气和试错的可能。
守正方能出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就具有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特点,亦不乏在继承中发展,在延续中创造的宝贵经验。通过“一化三改”,我们曾顺利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没有践行过社会主义,我们也曾生搬硬套苏联模式,遭受过“大跃进”的失利;从强烈的问题导向出发,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制度建设中“全面开花”,才有了今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深刻探讨。也许,走过70年岁月探索而得的“中国之制”,在人类漫漫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并不算什么“长者”,但在引领中华民族由大向强的关键时期,却具备承前启后、筑基打桩的非凡意义。
当前,改革的“双脚”正逐步迈入“深水区”,眼前无不是“触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之变、利益之争。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问题、风险挑战,我们比任何阶段、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定制度自信,更加需要回答好巩固什么体系,发展什么的制度的根本性问题,更加需要把已有的宝贵制度优势尽可能转化为治理的动能。政贵在行,以实则治。有了发动“中国之治”巨大引擎的“金钥匙”,还需要有能够用好“钥匙”的人,需要制度执行层面的整齐划一、同向发力。只有我们每个党员、每个中国公民都把自己摆进去,让制度意识强起来,把工作能力提上来,改革的动力才能更强更持久。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越是复杂需要基础制度的保障与支撑。新中国的诞生成长史,本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发展变革史;而相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发展,也给中国的深化改革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心。相信,在改革中成长发展而来的“中国善制”,也必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中最坚强的骨骼经络。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72 2024-11-22 |
新华社 浏览:391 2022-06-23 |
畅享生活 浏览:723 2021-09-06 |
新华网 浏览:182 2021-07-10 |
畅享生活 浏览:232 2021-07-04 |
畅享生活 浏览:337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165 2021-06-10 |
人民日报 浏览:325 2021-04-13 |
新华网 浏览:270 |
畅享生活 浏览:243 2021-03-04 |
畅享生活 浏览:316 2021-01-15 |
畅享生活 浏览:173 2021-01-05 |
新华网 浏览:245 |
畅享生活 浏览:167 2020-12-07 |
畅享生活 浏览:101 2020-12-07 |
畅享生活 浏览:248 2020-11-24 |
畅享生活 浏览:319 2020-10-13 |
畅享生活 浏览:282 20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