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强迫学生自砸手机:教育断不可如此粗暴
2020-12-03 11:12 点击:
近日,一则教师强迫私带手机入校的违规学生向地面上砸自己手机的短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广泛。事情发生在云南蒙自市某学校,而当地教育局也回应称“刚注意到这个视频,还在调查中。但校方规定不让带手机,是为了学生更加专注的学习。”(12月1日 齐鲁晚报)
学校是主抓学习的地方,而手机,确实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互联网的世界纷繁复杂,诱惑极大,许多成年人都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更不用说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世界的蛊惑,无心学习,蹉跎光阴。老师的出发点想必是好的,一来学生私自带手机进学校违反校规校纪,二来“手机进校园”确实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形成不良风气,不利于学生成长。
然而,即使本意不坏,这种强迫学生砸手机的做法依然欠妥。手机属于学生的私人物品,我国《物权法》明文规定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个人财产;同时,《刑法》中也有对故意损毁公私财物行为的相关规定。学生的手机基本来自于家长,属于他人的私人财物。而教师利用教师权威逼迫无法承担法律责任的学生损坏私人财物,在法律上是不支持的行为。即使再“恨铁不成钢”,老师也不应该用如此极端的做法去对待学生,触犯法律。
更何况,这种粗暴的“铁腕”教育方式真的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吗?恐怕只是“治标不治本”,难以服众。如果学生表面上屈从于教师的威慑,内心却并没意识到课堂玩手机对学习的影响以及违反学校规定的严重性,无法理解老师与学校的良苦用心,心里只会积攒越来越多的怨气,激化师生间的矛盾与冲突,更不利于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另外,中学学生大多正处于叛逆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更加敏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都在不断增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渴望得到承认与尊重。短视频中的老师让违规学生当众砸手机,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只会增加违规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心理负担,使之更加无法专注于学业。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视频中的教师完全可以和私带手机的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强调校规校纪,明确这种行为的弊端;若实在无法制止,也可以暂时没收学生手机,事后将手机归还家长处理,而不是通过损害学生自尊、摔毁学生手机的粗暴手段来强制制止。如此做法既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更是将学生置于“高压”的教学环境中,破坏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的正常沟通渠道和良好教学关系。毕竟,强制的命令虽然可以使学生顺从,却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新民晚报 浏览:380 2024-04-28 |
中国青年报 浏览:449 2023-03-27 |
畅享生活 浏览:232 2022-10-29 |
畅享生活 浏览:289 2022-09-30 |
畅享生活 浏览:200 2022-09-14 |
畅享生活 浏览:288 2022-09-14 |
人民网 浏览:440 2022-08-12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84 2022-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154 2022-05-31 |
广州日报 浏览:260 2022-05-30 |
中新网 浏览:320 |
塑身网 浏览:222 |
畅享生活 浏览:291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77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251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48 2019-04-10 |
畅享生活 浏览:165 |
畅享生活 浏览:255 2019-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