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标识“雾里看花”监管不能“花拳绣腿”
2020-10-11 12:10 点击:
中秋将近,有消费者发现,其于2020年9月6日购买的月饼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为2020年9月10日。如此的“早产”月饼是怎么上市的?记者采访发现,食品标签标识“挂羊头卖狗肉”等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成为老百姓的糟心事。(半月谈网9月28日)
上述“早产”月饼生产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该批月饼是由于新来职工操作新购进的包装机时,错误输入生产日期为9月10日,手动调换日期时未能消除“0”,导致该批次月饼的生产日期标记错误。果真是这样么?
江西一名基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表示,在执法检查中,“早产”食品现象时有发生,不排除企业存在“误操作”的可能性,但有的不法企业则是出于变相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目的,标注虚假食品生产日期。
虽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每年都会进行食品标签标识领域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但食品标签标识违法乱象仍时有发生,各种乱象让消费者“雾里看花”。
生产日期想标哪天就标哪天;营养成分表根据经验推算,或依葫芦画瓢照抄类似产品。有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说,食品从下线到检验出厂再到上市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有的不良商家为让产品“保鲜”,推迟标注生产日期,而一旦流通环节没控制好,产品提前上市就会造成食品“早产”。
江西樟树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某企业生产的一款食品包装上写着“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等内容,这实际上有违“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要求。执法人员表示,保健食品领域是食品标签标识违法的重灾区,有的不法商家认为保健食品治不好也吃不死,往往打擦边球夸大宣传;还有,一些电商平台标以“糖尿食品”“糖尿老人家中常备”等字眼的食品实际添加了蔗糖。部分电商企业的宣传标题则以直接或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与另一产品混淆。
业内人士分析,食品标签标识之所以乱象丛生,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生产流程混乱,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空转”。一些小微食品企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食品标签标识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知之甚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力量捉襟见肘”,实际监管能力较为欠缺。尤其是,越到基层,监管力量越薄弱。有的地方,特别是城乡接合部或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小作坊甚至出现监管盲区。
加之,违法企业违法成本低。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食品标签标识违法个案通常涉案金额不高,不法企业“被抓住了就小罚一笔,没被抓住就大赚一把”。
食品标签标识“雾里看花”,监管不能“花拳绣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基本的、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遏制食品标签标识违法乱象,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出厂检验等环节实现全程可视化监控,强化基层监管队伍建设,组建职业化食品检查队伍,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检查和严格监督,加大监管和惩戒力度,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而不能坐等或依赖消费者举报;市场监管、公安、城管等部门应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出重拳、用重典,加大违法企业违法成本,让其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倒逼其按标准生产、守规矩经营,从根本上有效治理食品标签标识乱象。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人民日报 浏览:155 2025-01-01 |
科普中国 浏览:227 |
畅享生活 浏览:273 2022-09-14 |
马甲线联盟 浏览:305 |
新华网 浏览:198 |
爆炸营养课堂 浏览:289 |
减肥ing 浏览:146 |
减肥ing 浏览:156 |
减肥ing 浏览:314 |
科普中国微平台 浏览:260 |
减肥ing 浏览:358 |
减肥ing 浏览:211 |
畅享生活 浏览:191 |
减肥ing 浏览:257 |
都市主妇 浏览:176 |
减肥ing 浏览:179 |
畅享生活 浏览:181 2019-04-08 |
畅享生活 浏览:178 2019-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