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防高考诈骗,让徐玉玉事件不再重演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0-07-13 18:07 点击:235

高考结束了,此后在查分、志愿填报、录取等各个阶段,可能都存在着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9日,九龙坡区警方整理出近年来常见的高考诈骗套路,并详解应对方法,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7月9日华龙网)。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合力防高考骗局,让徐玉玉事件不再重演!

2016年8月,一个花季少女因为高考骗局骤然离世。虽然徐玉玉事件(2016年8月21日,山东临沂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他人以发放助学金为由,通过银行ATM机转账的方式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的全部犯罪嫌疑人均已归案并提起公诉,但事件本身带给我们的伤痛仍在。 

高考录取阶段是诈骗行为多发期。如虚假入学是近年来开始成形的作案手法,罪犯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安排学校附近入住、旁听学校课程、山寨军训、虚假学生证、就餐卡等造成录取假象。该种手法格外严重处在于,为取信或捆绑被害人,罪犯会授意被害人不参加高考、放弃填报志愿或背离分数报考、虚假就读,在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会对考生求学造成不可逆损害。高考仍在继续,如何能够让考生平安步入大学校园,需要我们多方共同努力。

公安和电信部门要加强近期内对非法呼叫的监控力度。电信部门可针对考生和家长,提供不明来电的甄别和提示服务;公安部门可利用片警入户、社区宣传等途径,开展预防高考招生诈骗宣传活动,提高考生和家长识破各种招生骗术和“陷阱”的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高考信息公开力度,使考生及家长更容易了解到关于高考、招生、助学贷款等相关内容;并加强检查与监督,不给假招生提供机会。参加高考的考生和家长要通过电话咨询有关权威(教育部门和所在学校)来核实高考信息的真假。再则,考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身份证、考生号、密码等重要信息给他人,更不能委托他人填报志愿,谨防因个人信息保管不善而导致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因考生查分都是在指定的网站,通过已设定密码方能查询,骗子想获取信息也很难。有关部门对于高考诈骗还要露头就打、穷追不舍,让诈骗分子深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威力,切实尝到诈骗的苦果和高成本,他们自然也就不会轻举妄动了。

同时,考生和家长务必要保持平常心,强化“分够了,不用找任何人、不用花一分钱;分不够,找任何人、花多少钱也没用”的意识,不要相信任何非官方机构公布的关于高考方面的信息,更不要寄希望于通过非正常渠道如“内部指标”获取高校录取资格。此外,家长还需注意考生情绪,如若考得不好千万不要责骂,毕竟高考不是唯一出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快乐地活着才是目的。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随便看看
路北公安网络发言人 浏览:321
人民日报 浏览:286 2022-06-07
人民网 浏览:190 2022-05-16
畅享生活 浏览:236 2021-08-02
环球时报 浏览:298 2021-07-06
畅享生活 浏览:279 2021-03-15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1-03-15
畅享生活 浏览:252 2021-03-04
畅享生活 浏览:180 2020-11-16
畅享生活 浏览:227 2020-10-15
畅享生活 浏览:227 2020-10-11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01 2020-06-21
红网 浏览:146 2020-04-13
中国青年报 浏览:183 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