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讲“道理”,这样的趣味教学多多益善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0-07-13 18:07 点击:

近日,辽宁抚顺的一位物理老师在网络上“走红”。这位老师通过“吸管穿土豆”“书本拔河”等趣味实验,让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有趣的实验、幽默的讲解,让学生们在欢笑声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7月9日新华社)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只要学生能轻松听懂,啥子教学方法都行!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识。在教学中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使自己讲课方便,还要使学生能够轻松听懂。

如辽宁抚顺物理老师在讲浮力的时候,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装了大半杯水的杯子里放入一个鸡蛋,鸡蛋立刻沉到杯子底部,老师随即在杯里放入几勺白糖,搅拌几下,鸡蛋开始浮上来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立刻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可感起来,枯燥乏味的物理课也变得生动有趣。

又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把看似枯燥乏味的古诗词用生动幽默、口语化、段子式、故事化的方法予以讲述,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发掘、继承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养分。

再如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教授赵海良将“甄嬛体”应用到高等数学课堂上,把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古色古香的“甄嬛体”,还用“八卦限”进行总结。有同学表示:“老师太可爱了,数学都可以讲得这么接地气!”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是符号数字推理与运算的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赵海良教授的“甄嬛体”教学法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看到了数学中的美,被数学的奇妙所打动。                 

学习的趣味性虽然存在于知识之中,但它并不是教材的自然呈现,而是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合理、巧妙地设计。期待更多的老师寓教于乐,精心策划、巧妙安排、趣味教学,用“魔性”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787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155 2020-08-30
畅享生活 浏览:269 2019-09-25
畅享生活 浏览:252 2018-04-18
钱江晚报 浏览:190 2017-09-12
科技日报 浏览:217 2017-09-11
中国青年报 浏览:172 2017-09-06
钱江晚报 浏览:240 2017-09-01
畅享生活 浏览:186 2013-04-27
畅享生活 浏览:207 2012-07-30
畅享生活 浏览:203 2012-07-21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36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48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