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3分钟横穿马路13次” 有“病”的岂止是孩子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0-05-12 09:05 点击:

横穿马路一次已经不得了,现在竟有熊孩子在马路上,来来回回跑着玩,短短3分钟就来回横穿了13次,最终悲剧发生了。5月7日,安徽铜陵枞阳县,两名男孩在城区主干道上奔跑玩闹,3分钟来回横穿马路13次!一辆路过轿车避让不及将其中一6岁男童撞倒。男童被送往医院治疗,所幸暂无生命危险。(5月10日《新闻晨报》)

“3分钟横穿马路13次”?见过太多关于“熊孩子”的报道,确没见过“熊”到这步田地的“熊孩子”!“两名在城区主干道上奔跑玩闹”,连自己的小命都不要!“万一”来了,“一辆路过轿车避让不及将其中一6岁男童撞倒。男童被送往医院治疗”。尽管“暂无生命危险”,人们在惊愕之余,不禁发问:这哪里是什么“熊孩子”?比“熊孩子”要“熊”多了!岂止是“熊”?简直是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然而,有“病”的只是孩子么?显然不止。孩子年龄小,只顾玩得尽兴、玩得开心,对玩的环境、潜在的危险等,他们想不到,也顾不上。只有遇上了“万一”,他们才感到“疼”,才知道害怕,才懂得不能到危险的地方玩。了解孩子、教育孩子懂得这些道理的首先应该是家长。据了解,事发时,孩子的家长就在路边的一个屋内,一句“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危险举动”,已然使人感到“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是那么的轻描淡写,那么的满不在乎,那么的麻木不仁!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家长对孩子是如何教育、又是如何监护的?说到教育、监护,有的家长更“熊”,他们当中,有的只顾自己玩,玩得“高兴”时,竟忘了孩子,任凭孩子玩手机,或到别处玩,只要不影响到他玩,哪怕孩子有危险;有的是当着孩子的面,或带着孩子违反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等,给孩子带了坏头,做了坏样子。由此可见,有的家长也“病”得不轻,病在安全意识缺乏,病在对孩子疏于监管、教育,影响了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

除了家长,学校、幼儿园老师的安全教育恐怕也有些“毛病”。按理说,“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斑马线”、“不能在大马路上追逐嬉戏”等,这些最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应该是孩子上学的“第一课”,必须天天讲、时时讲,应该经常“拎耳朵边”、教育和提醒孩子的,而且,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是很听老师话、并按老师说的去做的。看来,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不是方法不对,就是效果不佳,没能使孩子记住。最好的方法,应是与家长实行有效沟通,家校配合、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为孩子筑一道安全“防火墙”。

“两名男孩在城区主干道上奔跑玩闹,3分钟来回横穿马路13次”,除了“家长就在路边的一个屋内”、“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危险举动”,其他人呢?是都“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危险举动”,还是因为那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城区主干道上”车来人往,咋就没有一个人能对“熊孩子”说上两句、“吼”上几声?还有,交通警察都去哪儿了?

“3分钟横穿马路13次”,没人阻止,不发生事故才怪!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孩子是幼稚的,孩子的生命又是稚嫩、脆弱的。关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然,首先是家长的责任。“3分钟横穿马路13次”,孩子有“病”,需要给“药”医治。在“城区主干道上奔跑玩闹”,“3分钟横穿马路13次”,“一辆路过轿车避让不及将其中一6岁男童撞倒,所幸暂无生命危险”,绝不代表每一次都能有“所幸”。孩子的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都该有所警醒,都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来,多一些安全教育和监管,少一些“马路惊魂”。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减肥ing 浏览:272
39健康网 浏览:193 2019-04-08
39健康网 浏览:165
39健康网 浏览:130 2019-04-08
减肥ing 浏览:187
减肥ing 浏览:118 2019-04-08
减肥ing 浏览:181
减肥ing 浏览:231
减肥ing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835 2021-08-24
畅享生活 浏览:796 2021-08-24
畅享生活 浏览:1026 2021-08-23
畅享生活 浏览:748 2021-08-22
畅享生活 浏览:1361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