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体书店成“习惯养成平台”
2020-04-05 00:04 点击:
要达到“好好读书”的层次和实现“全民读书”的目的,就必须解决“有书读”的前提条件,让购书读书的需求得到满足。上世纪90年代统计,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购书5本,阅读量本身不高,时下这一数据还在不断下滑。其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化对实体书店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市场主体的书店未能做好充分的应对,高额的运行成本加上对互联网的适应度不够,一大批书店难以坚持只能选择倒闭。记者曾走访北大、清华、北师大等海淀区高校校内及周边的民营书店,发现短短5年时间,它们中近半数者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
高校附近的书店都纷纷倒闭,其他书店的状况如何不难想象。由于书店具有市场主体与文化载体两种属性,承担着促进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巩固先进文化传播阵地、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全民族素质等重要功能,理应用好政策杠杆支持实体书店的发展,在满足消费者购书、读书的需求时,通过氛围的营造和环境的熏陶,让阅读成为一种全民习惯。
实体书店的大量倒闭,并不是市场需求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而是供给测没有根据需求的升级,顺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方面,网络等新型载体的出现,让阅读书籍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泛,减少了到实体店购书和阅读的需求总量。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阅读者对阅读的体验要求更高,书店在承担传统书籍阵列、销售和阅读功能的同时,在环境的舒适度和需求的多元化上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使之成为独具一格的文化体验之处、休闲养身之地。
文化载体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实体书店只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变革,就依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让实体书店好起来,先要让其活下去。疫情防控加剧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压力,利用输血机制让其摆脱暂时困难,才会有接下来的自我造血。实体书店的困境不在书籍本身,而在于经营理念出现了偏差。从众多实体书店凤凰涅槃的实践来看,实体书店只要充分利用好平台工具,不断细分消费受众并满足个性化需求,比如以互联网作为纽带,让“书店+花店”“书店+画廊”“书店+电影院+读书会+咖啡厅”全面结合起来。阅读的体验越舒适,实体书店的吸吸力就越强,才能将更多的人从麻将馆、酒吧等处吸引过来。
政府部门需要利用好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和租金折扣等综合政策,“帮一把”让实体书店尽快走上良性发展之路;而实体书店也要借力用力,利用优惠政策起好步后,找到利益平衡机制尽快实现自我造血,如此才能在创新求变中行稳致远,实现整个行业的繁荣。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浏览:409 |
畅享生活 浏览:248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279 2022-09-20 |
湖北日报 浏览:347 2022-05-15 |
凤凰网 浏览:198 |
减脂燃脂学 浏览:248 |
99健康网 浏览:270 |
寻医问药 浏览:258 |
寻医问药 浏览:273 |
果壳 浏览:306 |
壹记健身 浏览:207 |
家庭医生在线 浏览:204 |
家庭医生在线网 浏览:313 |
萝莉健身 浏览:174 |
减肥ing 浏览:303 |
减肥ing 浏览:299 |
减肥ing 浏览:193 |
减肥网 浏览: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