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重视才解决”是病,得治

来源:红网  作者:李洁
2020-04-05 00:04 点击:

近日,一位贵州省毕节市的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给贵州省省长留言求助,称家里一直是精准扶贫对象,自己是在读研究生。2019年年中,镇上让补报大学的资助款项,经核实网友应该拿到两年的教育资助金,但补报资金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发放,打电话也一直被“踢皮球”,一拖就拖到了今年3月。于是他在网络向省长求助,拖了大半年的资助款,在网友留言两天后终于有了回信。拖欠的助学款在两天后也顺利到手。

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事,人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估计就是“照章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理所当然。但现实生活中,偏有一些公职人员,他们不是按照规矩、政策办事,而是看领导干部的眼色办事,一个简单的事情,领导干部不过问、不重视,他们就一拖再拖,一拖就是大半年,而领导干部一旦重视起来,问题马上就迎刃而解,两天就解决。

一件事该不该办,评判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符合规定的就该办,认真办;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就不该办,即使领导干部出面打招呼,也行不通,这才是工作的正确态度。如果事事都要领导干部重视才解决,不但可能增加领导干部负担,让他们不堪重负,而且可能助长“动辄找领导”的不良社会风气,这对社会的有效治理肯定是不利的。

为公众办事,最根本的是要“眼睛向下看”,把他们的疾苦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想一想,一个精准扶贫对象的学子,看似不多的助学款,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晚一天到,就多影响他们生活一天,一拖大半年,这个农家贫困学子的生活当时是怎么过来的?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当地的办事人员如果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好意思“踢皮球”“打太极”吗?

“领导重视才解决”是病,得治。本来简简单单的问题,非要等到领导重视才解决,这既暴露出极少数公职人员不敢担当的作风病,也反映了极少数人两眼向上、看领导干部脸色办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沉珂”。因此,必须强化监督执纪,对这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公职人员从严问责,让他们转变作风,不再看人办事。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354 2024-06-18
畅享生活 浏览:476 2023-07-06
畅享生活 浏览:199 2022-11-09
畅享生活 浏览:221 2022-10-12
畅享生活 浏览:266 2022-09-29
畅享生活 浏览:340 2022-09-29
畅享生活 浏览:247 2022-09-29
畅享生活 浏览:297 2022-09-28
畅享生活 浏览:315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324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356 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