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充值强制关注公众号有待问责
2019-06-05 10:06 点击:
6月3日,有武汉网友发帖称,在武汉地铁自助充值机充值前被强制关注公众号,账号内容以广告为主。4日,北青报记者获悉,自助充值机系第三方公司管理。武汉地铁回应称,用户反映的“公众号广告”是与第三方媒体合作的内容,目前,已与第三方媒体终止合作,没有广告内容。
强制关注微信公众号之类戏码,这些年总在不断变着法儿上演。比如,快递员将快递放到自提柜中,用户若超过24小时没有取件,就必须关注自提柜营运公司公众号,绑定手机号,扫码后才能取件。还有一些加油站、餐厅、酒店,要求客户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否则不开发票。至于理由,大多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社交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传播优势。通过公众号的定向宣传,不失为扩大企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但凡推出“强制关注”的企业公众号,不外乎试图绑架用户,为大展“钱途”作铺垫。而所谓“服务”不过是戏精上身,扯出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武汉地铁强推公众号的套路更为过分,因为它所推荐的并非自家官方公众号,而是夹带着各种“私货”。据多名网友反映,地铁的自助充值机在充值前,需先关注一个公众号,且每次关注的账号都不同,账号等内容以广告为主。“最近发现,以前关注的‘地铁票自助机XX’的账号,过一段时间就更名成了各种营销号。”在网友上传的截图中,一个名为“地铁票自助机陆”等账号变更为“都市生活语录”,账号显示其所属杭州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这就是说,这些打着“地铁XX”名头的公众号,早已被人“市场化”,一脚踏进了总有一款在收割的生意江湖。
从法律向度上说,《反不正当竞争法》列出了数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包括违背市场规律的强制交易行为。武汉地铁充值过程中必须关注公众号的招数,是一种剥夺消费者选择权的强制交易行为,严重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已与第三方媒体终止合作”,仅有立行立改的“画面感”,不能成为终结此事的漂亮说辞。
值得追问的是,与第三方媒体合作,在招标程序上是否合规?“外地和尚”是怎么把“经”念到了偌大的武汉?“合作”推送的广告收益是如何分配、使用的?恐怕都有待当地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在当下的语境中,彻查地铁充值顺带兜售公众号的运营轨迹,或许比“没有用户反感的广告内容”,显得更为重要。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华奥星空 浏览:186 2019-04-08 |
精品网 浏览:170 2019-04-08 |
减肥ing 浏览:221 |
畅享生活 浏览:268 2021-04-03 |
畅享生活 浏览:227 2021-03-06 |
畅享生活 浏览:274 2021-01-28 |
畅享生活 浏览:178 2020-12-03 |
畅享生活 浏览:261 2020-10-14 |
畅享生活 浏览:177 2020-09-18 |
畅享生活 浏览:182 2020-08-27 |
畅享生活 浏览:219 2020-07-20 |
畅享生活 浏览:268 2020-06-16 |
畅享生活 浏览:246 2020-06-12 |
光明时评 浏览:237 2020-02-21 |
畅享生活 浏览:210 2019-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275 2019-07-03 |
畅享生活 浏览:287 2019-02-01 |
畅享生活 浏览:139 2019-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