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中小学生坐“爱心座”错在哪

来源:红网  作者:张贵峰
2017-09-18 13:09 点击:205

陕西咸阳教育局近日开展中小学生“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其中提到严禁学生在“爱心专座”落座。“爱心专座”是给老、弱、病、残、孕等人群设置的专门座位,必须为五类人群预留,即便“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中小学生也不得坐用。(9月15日中新网)

地方教育部门倡导中小学生“遵守交规文明出行”,并希望他们理解和尊重公交车上“爱心专座”的特殊爱心价值和功能,就其初衷本意而言,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因此便进一步在上述教育活动中,以行政命令方式“严禁学生坐‘爱心专座’”,无疑是错了。

首先,从基本话语逻辑上看,“严禁中小学学生坐‘爱心座’”,就存在十分明显的逻辑矛盾。因为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就在“未成年人”或“儿童”的范畴之中,原本就属于是“老、弱、病、残、孕”中的“弱”,实乃整个社会必须优先保护、照顾的对象。这种背景下,咸阳教育部门一面强调“爱心专座”的专用性,而一面又“严禁中小学学生坐‘爱心座’”,将原本也属于“爱心座”服务对象的中小学生完全排斥在外,不仅无法自圆其说,也有违“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社会价值理念。

其二,从道德教育角度看,以这种生硬的“耳提面命”方式,来推行原本属于道德范畴的“爱心让座”问题,同样是不合时宜的。众所周知,无论是公交车专门为特殊人群设置的“爱心专座”,还是其背后所倡导的“让座”行为,从根本上看,实际上是一个基于人们内在自觉自愿的道德问题,其相应的推广过程只能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而不能是“强行灌输、耳提面命”;否则,动辄以这样简单的方式去强行“让座”,不仅不能有益于弘扬道德,甚至让一些人因反感道德绑架而选择对道德行为“敬而远之”。

最后,从行政管理角度,企图通过这种简单“一刀切”的行政命令,来推动“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不仅实际效果令人担心,而且从行政作风上,也存在明显的“脱离实际、不求实效”的嫌疑。这诚如有民众指出的,此规定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内容过于苛刻,既然是“爱心专座”,更多体现在“让”;有座位不让坐,小孩子站着反而危险性高。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随便看看
环球网 浏览:261 2022-05-30
畅享生活 浏览:258 2020-11-06
红网 浏览:166 2020-03-01
大洋网 浏览:200 2019-01-06
红网 浏览:195 2017-09-17
红网 浏览:137 2017-09-17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179 2017-08-10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40 2025-03-20
畅享生活 浏览:50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