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中小学生的交际能力不可弱化

来源:红网  作者:朱小峰
2020-03-01 21:03 点击:

人是不能脱离群体而生存的,个人需要融入到社会群体去生活,学会群体交往,具备社会化生存能力,有利于自己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中小学生在学校里,除了系统化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以适应将来走上社会的需要,也非常关键。

疫情管控期间,中小学生都处于居家学习状态,除了通过空中课堂进行网络听课,和教师有所互动之外,和同龄人的正常交际严重不足。中小学生和成年人不同,成年人的手机使用率高,可以通过网络朋友圈的频繁互动,维持自己的交际。除了网络学习,中小学生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受限,所以也很难通过频繁“触网”的方式,来开展人际间交流。长此以往,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就存在着弱化的风险。这个问题,必须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一方面,学校在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的时候,可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比如,各门课程衔接过渡的时候,可以像平时下课一样,组织学生之间的语音交流,让他们既能够缓解一下网络学习的疲劳,也可以同学之间互动交往。有条件的话,学校可以为每一个班级专门开设一节班会交流课,班主任主持,同学之间在网络上音视频(也可以单纯语音)之间互动交流,既可以让他们之间开展合理的同龄人交往,也有利于营造出一种活跃和睦的班集体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家长在孩子居家学习期间,除了为他们做好学习生活的保障之外,还要积极扮演孩子的朋友角色,尽量弥补他们人际交往上的缺失。比如,在孩子的课余,家长可以陪他进行一些有趣味的文体活动,可以多开展话题交流,一起听课、看电影并进行讨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带领孩子在自家小区空地上散散步。还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网络与同学合唱为疫区鼓劲、加油,通过绘画表达对抗击疫情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一旦发现孩子在情绪上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等各种不同的困扰,要想法设法为他们进行疏导,通过社会化的需求满足,暂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压力。比如,在交通非高峰时段,家长可以利用私家车带孩子出去看看,让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感受社会,找到自己的社会存在感。又比如,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或者安排孩子自己去拿快递、外卖等, 既让他们能够出去活动放松一下,也能让他们生发价值感,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60 2024-06-25
畅享生活 浏览:346 2024-06-03
畅享生活 浏览:369 2024-05-28
畅享生活 浏览:385 2024-04-29
畅享生活 浏览:504 2023-06-30
畅享生活 浏览:672 2023-03-22
畅享生活 浏览:214 2023-03-09
畅享生活 浏览:254 2023-02-28
畅享生活 浏览:305 2023-02-28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2-12-26
畅享生活 浏览:295 2022-12-26
畅享生活 浏览:182 2022-11-19
畅享生活 浏览:318 2022-11-11
畅享生活 浏览:312 2022-11-04
畅享生活 浏览:173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