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双面贪官”或是流行趋势

来源:畅享生活
2013-06-09 10:06 点击:

海南省国营保国农场原场长彭华达受贿一案,近日由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彭华达因受贿95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月6日《法制日报》)

对于彭案,不仅坊间备感惊诧,而且相关报道在描述时也使用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说法,足以见得人们对于“双面贪官”现象之不可思议。

“彭华达是一个优秀的农场干部。”这大约是落马前人们对他的总体印象。熟知他的同事从生活、工作两方面对他的优秀作了概括:一是亲和力很强,二是工作能力强:“放到哪里,哪里的工作就会突飞猛进”。正因如此,彭本人一度也赢得了荣誉和提拔的机会。但是落马之后,人们看到的竟是一个彻底的贪官。在抓工作的“硬手”背后,那只被隐藏起来的“黑手”,充分利用工程项目受贿——2011年7月至2012年年初,仅半年时间,彭已收受贿赂95万元。

这又是一个“双面贪官”,也诠释了最为荒诞不经最颠覆人们“三观”的当今官场之怪现状。对此类官员其实我们并不少见。就连对他们的评价也是莫衷一是的:有人说“双面贪官”精神分裂,有人说他们过着错乱人生,有人佩服他们善于忽悠,有人惊叹于他们边腐边升,有人感叹他们把持不住,有人断定他们一开始就是伪装。

种种评价和说法也许不无道理,但是,事情还真不是那么简单。贪官与能吏一开始并非两张随意更换的画皮,贪官也并不天生都是贪官,贪官与有能力、会搞工作之类也并不是天然矛盾的。作为进入官场人生的起点,能力和政绩有时是必须的,某些官员像彭某一样一开始并非贪官,努力工作,并善于和同事搞好关系,也可能成就他们最初的能吏形象。

至于那些贪官手握重权,或者能够边腐边升以后,能力、形象、政绩更非可有可无之事。一是政绩考核的需要,当某些官员已经成为掌权一方的诸侯,人在官场,地方经济发展指标的存在,各种政绩考核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连轴转地搞好工作。二是为了维护形象的需要,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之类,既可以赢得政声,又方便掩盖贪迹。贪官污吏必须要有会搞工作的护身符。三甚至于是贪腐的需要。土地不开发、道路不修建、工程不上马,像彭某一样利用工程项目受贿的机会就会坐失。搞好工作有时更能为贪腐创造条件。

所以不必惊诧于“双面贪官”既有能力会工作,又擅长贪污受贿。其实这正是贪官的一体两翼。如今之世,倒是一个既懒又贪的官员,指望保持官位甚至于边腐边升,已是绝难想象的。正因如此,也意味着组织上识人用人面临复杂的形势和新的考验。慧眼识才之时,应当把干才能吏与“双面贪官”严格区分开来。既不能一概抹杀官员的政绩、工作能力,又不能被表面政绩迷雾所惑,更要做到逢贪必惩,殊非易事。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人民日报评论员 浏览:347 2021-07-02
环球时报 浏览:301 2021-06-25
人民日报评论员 浏览:173 2020-12-24
人民日报评论部 浏览:216 2020-12-03
钱江晚报 浏览:302 2020-07-14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68 2020-07-04
光明日报 浏览:351 2020-06-21
人民日报 浏览:246 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