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紧日子”当从源头抓起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林鲁宁
2020-06-18 18:06 点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各级政府积极作为、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政务运行经费和项目支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项目与预算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把“过紧日子”从政府项目立项这个源头抓起。

在项目上马前把好决策关。预算是项目实施的保障,而项目立项与否往往由政府行业和产业主管部门主导。因此,项目预算上“过紧日子”目标的深入落实需要抓住项目决策这个“牛鼻子”,健全完善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项目实施既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也在财力上可承受,这样国家财政才不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也才能强化预算约束力,减少被动“买单”。

在立项决策时把好论证关。决策有风险,论证当先行。全面、系统地进行项目评估论证,是超前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要坚持把评估论证作为立项决策的前置程序和刚性要求,并将其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确保项目实施方案遵循客观规律并成熟可行。评估论证要关注外部性和公共性,强化需求牵引,有效利用现有能力,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促进风险防范措施与项目实施挂钩。通过深入评估论证,既可为项目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可在项目后续推进时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

在评估论证中把好经济关。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那种数量追赶、贪大求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关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好全生命周期的经济风险平衡,做到“生”“养”并重,也就是不仅要论证好项目建设期的经费概算问题,还要考虑好项目建成后的经费保障问题,并辅之以投入多元化,才能真正把政府项目预算“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

此外,重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在重要节点做好“体检”,通过分阶段的“问诊把脉”来评估和决策下一阶段项目实施和经费安排意见,这样有利于保证重大项目的正确执行,避免背离初衷,有效纠正偏差,以确保项目的良性运作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中医中药网 浏览:43 2022-04-27
河北新闻网 浏览:231 2021-07-10
人民日报评论员 浏览:347 2021-07-02
人民日报评论员 浏览:173 2020-12-24
人民日报评论部 浏览:216 2020-12-03
钱江晚报 浏览:302 2020-07-14
中国侨网 浏览:458 2020-05-09
人民日报 浏览:223 2020-05-08
人民日报 浏览:180 2020-05-01
人民日报 浏览:186 2020-04-28
人民日报 浏览:241 2020-04-27
人民日报 浏览:160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