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场舞不再扰民
2021-08-14 19:08 点击:
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大妈们抽空跳跳广场舞,既愉悦身心,起到锻炼身体之效,又是一种有益的社交与娱乐方式,这本来是好事,可是大妈们的阵地上却硝烟四起。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打扰周围居民休息,甚至出现了伤人事件。广场舞与周围居民的矛盾越演愈烈,参与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一边是需要锻炼身体、结交朋友的老年人,一边是饱受音乐干扰的周边居民,双方均是合理的要求引发的矛盾该如何化解呢?
对于广场舞,不同的人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支持,市民孙女士今年27岁,家住华北路某小区,她说自己从去年开始就加入了小区小广场上跳舞的人群。“白天在单位上班,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除了吃饭去食堂,也没有额外的时间锻炼身体,下班以后我就过来跳舞,身心都放松了,而且也减肥了。 ”周女士笑着说。但是有人也会反对,家住捷山观海小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广场舞的音乐已经严重侵犯了他和他家人的休息权。“他们跳舞的人,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家孩子上高三,还有楼里的小孩上初三,正是关键口,他们可好,把声音调得那么大,严重干扰了我孩子的学习,受不了了我也报警。 ”从根本出发,广场舞于周围居民的矛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场舞产生的噪音影响到了居民的休息,二是广场舞占据了一些公共场所,导致人民对此不满。要从这两方面出发才能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应该是完善公共活动设施建设,让舞者有其所。”多位学者表示,群众喜爱广场舞本是好事,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过程当中,应预留出可供群众利用的文体活动区域,对已建成的活动场地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满足公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各地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来控制广场舞的噪音,比如《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规定,每日22时至次日6时,在毗邻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公园、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含未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街巷、里弄)等公共场所,不得开展使用乐器或音响器材的健身、娱乐等活动,为居民夜间安静休息提供保障。除上述规定时段外开展健身、娱乐等活动的,不得使用带有外置扩音装置的音响器材,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更有地方佩戴无线耳机避免噪音扰民。每名成员在跳舞时都佩戴上了无线耳机,舞蹈队成员们打开耳机电源,调至与发射器同一频段,音乐就会通过发射器传送到无线耳机中,舞者戴着耳机翩翩起舞,既能跳舞,又不扰民。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财联社 浏览:260 |
新华社 浏览:479 |
畅享生活 浏览:262 2022-08-08 |
增肌减脂 浏览:179 |
倩狐减肥 浏览:277 |
减肥ing 浏览:215 |
减肥ing 浏览:116 |
减肥ing 浏览:212 |
搜狐 浏览:204 |
减肥ing 浏览:101 |
减肥ing 浏览:202 |
360常识网 浏览:20 |
360常识网 浏览:62 |
畅享生活 浏览:350 2021-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1-08-17 |
畅享生活 浏览:136 2021-06-30 |
畅享生活 浏览:357 2021-04-05 |
畅享生活 浏览:212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