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如何成为大舞台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蒋将江
2021-04-17 10:04 点击: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稳则国家兴。然而,基层却常常因为平台小、发展受限而留不住人才。有人想尽办法跳出基层,有人得过且过混混日子。如何培养出更多的秦玥飞、张广秀?那就要让基层成为干部们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基层干部职位低,视野却不能小。部分基层干部认为自己职位低、职权小,只要处理好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就够了,至于“大事”“要事”那都是上级单位和上级领导的事。身为政府“办事员”,照着上级指示,按部就班执行,本无可厚非。然而矛盾的是,如若没有战略思维,对上级文件的理解往往是不准确、不深刻的,“低头拉车而未抬头看路”的后果就是,政策执行有偏差、形式化,甚至与上级精神背道而驰。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干部们要“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政府的“末端神经”,基层干部往往是群众情绪的“第一传感器”,可以自下而上地感知出政策的科学性、适用性、实效性的高低。将自己所学的丰富理论知识,不断地用自己所处的基层实践去验证、反思,提出建设性意见,那么基层就不是一个小平台,会成为思维能力飞速增强的大舞台。

基层单位平台小,创新却不能少。大平台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样的人在大平台能被分配到更有挑战性地任务,在得到个人成长的同时,也更容易干出一番事业,做出一些成绩。然而部分基层单位“蛋糕小”,存在内卷化,发展空间局限。既然“小庙容不下大菩萨”,人才外流也就是必然的了。事实上,大平台也是从小平台发展起来的,而且“是大是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的格局。只要有创新,“小平台”也可以是“大舞台”。基层实践复杂多变,“好政策”要想落地生根,还得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如何精准施策,创新必不可少。切实落实干部容错机制,激励试水者遨游,让这些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头脑的基层干部,敢于将自己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知识与丰富的基层实践结合,为其源源不断地注入源头活水。优化选拔制度,疏导上升渠道,不能让明珠蒙尘,就要让这些在基层工作中大放异彩的基层干部被认可、被选拔,真正形成“能者上、平着让、庸者下”的用人格局。

基层干部有闯劲,基层实践有创新,基层事业才能有生机。一方面基层干部不能放任自己成为“井底之蛙”,既要低头赶路,也要仰望星空。另一方面,上级部门也要正视基层干部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做好伯乐相好马,让基层成为干部成长的大舞台、干部选拔的大平台,让“州部”实能起“宰相”,“卒伍”确能发“猛将”。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
畅享生活 浏览:227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233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65 2025-02-20
畅享生活 浏览:190 2024-09-02
畅享生活 浏览:312 2024-08-30
畅享生活 浏览:357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286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367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319 2024-08-29
畅享生活 浏览:186 2024-08-23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286
畅享生活 浏览:271 2024-05-29
中国新闻网 浏览:276 2024-04-24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278
畅享生活 浏览:361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