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辅症”频发,家长“三个能力”须提升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1-04-14 10:04 点击:

近日,一则新闻令人哭笑不得:上海的一位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因孩子作业做得不理想而动怒,但又舍不得打孩子,这位家长无从发泄,就用力捶墙,没想到把自己的手捶骨折了,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正常工作。近年来,由于辅导孩子做作业导致家长自我损伤的案例层出不穷。去年9月,家住深圳的刘先生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一阵“怒吼”,接着胸口疼痛喘不上气。休息过后,他再次来辅导孩子时,胸口一阵绞痛,眼前一黑,晕了过去,送至医院被诊断为“心梗”发作,经急救后才脱离生命危险。说起陪孩子写作业,不少家长都有“心酸史”。家长气头上来时,动辄打骂孩子,或气伤自己,很多家长因此患上“恐辅症”。(4月13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恐辅症”频发,家长“三个能力”须提升。

首先,家长要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方法不懂,眼腕哭肿”。“没有不能教育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惜在孩子教育上花费心血,但在怎么教、教什么等问题上仍然有些茫然。前不久,浙江省湖州市组织专家和名师编写了《家庭教育指导手册》,聚焦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既有案例分析、又有科学解读,以多种方式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值得家长们好好阅读、有效提升应对孩子心理危机的能力。各地也要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合格家长的“母校”。

同时,家长还要提升营造共情的能力。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亲子教育中,再怎么强调共情都不过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没有共情作为基础,那注定是劳而无功的,甚至会导致孩子的“逆反”。相反,父母如果能够做到共情——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亲子教育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为此,家长不但要和孩子勤沟通,还要营造理解共情的亲子沟通氛围。如在妈妈做好了一桌饭的餐桌上,在爸爸驾车出游的旅途中,大家的内心都比较放松,一家人畅所欲言,在愉快的氛围中更容易达成理解、悦纳,全家人可以在愉快的亲子时光中反思、改进、成长。

最后,家长更要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有关资料显示,高考前出现深度焦虑症状的家长居然是孩子的两倍。紧张焦虑是一种会传染的情绪,高考前的父母会无意间把这样的情绪传染给孩子。家长的过度关心、过度管理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给他们增加更大的心理负担,一旦这种负担超出考生所能承受的限度,孩子的情绪就会失控,会感到失望和无助,临场发挥失常就不可避免。父母是孩子身边最好的情绪教练,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孩子情绪管理的榜样!特别是随着高中考临近,家长们更应调整好角色位置,既服务到位,又不越位。客观分析孩子的现状和高中考的形势,合理设计对孩子的期望值,做到心中有数。多对孩子说肯定性语言。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双手,给孩子温暖、鼓励和力量!切勿因孩子成绩下降施以严厉教育——暴打或体罚。如沈阳一名18岁高三女生偷偷挥刀自残,就与粗暴母亲体罚女儿有关。

当然,良好的家教既需要家长提升能力,更需要家长言传身教。我国古人有句至理名言:“有才无德,行不远。”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即使有再多的知识与才华,也难以成材。父母自己如何“做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行。一个老是对亲人、朋友、同事说谎的父母是无法教会孩子“老实做人”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恰恰起到了相反的教育效果。所以,家庭教育重言传,更重身教。要让孩子贤自己须先贤;要教育孩子节俭自己须先节俭;要使孩子好学自己须先好学。家长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作为无声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发挥教诲作用。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200 2022-09-14
畅享生活 浏览:262 2022-08-08
新民晚报 浏览:352 2022-06-16
360常识网 浏览:77 2022-04-27
畅享生活 浏览:789 2021-08-27
畅享生活 浏览:993 2022-03-14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1-08-14
畅享生活 浏览:199 2021-08-14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21-07-18
畅享生活 浏览:189 2021-07-06
畅享生活 浏览:290 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