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元旦节的饮食习俗

来源:360常识网
2022-04-27 18:04 点击:

东莞元旦节的饮食习俗

东莞元旦节的饮食习俗

东莞元旦饮食丰富多彩,其中有的从古流传至今花样种类繁多,比如有喝桃汤、各人各吃一个鸡蛋、汤饼等等。

桃汤。是取其桃叶、桃枝,根筋三样合起来煮,东莞人认为喝桃汤可以避邪气驱百鬼所以他们每年的元旦都喝桃汤。

五幸菜。五幸菜在东莞是元旦的早晨当做早餐来吃的,以助排污清肠胃。五幸菜是五种有幸味的菜,有葱、薤、蒜、韭、胡荽,据说可活动五脏,也是祈求健康的东西。

汤饼。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汤饼肯定很少听过吧,估计也只有东莞这里的元旦才食用汤饼吧,貌似元旦吃汤饼的逐渐减少了,原因是因为汤饼了是用小麦制成的,小麦呢是非常营养的,但是用来做汤饼的话就不怎么好吃了,制成成品了是柔软的非常的有嚼劲的,有点像拉面的制作方法,但是还没有拉面好吃,所以再过几年连东莞人可能也不吃汤饼了,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是自古已久的吗,当然连食品也是不例外的哦!

东莞乃至全国流传至今任然有名的元旦食品要数饺子和年糕了。

饺子。前身是“馄饨”。馄饨是指面食中带馅的食品。以前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东莞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说,广东东莞市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古代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东莞流行。在南方广东的东莞,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据说将黍粉和糖为糕,叫做“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之别。大的一尺见方为“方头糕”,还有像元宝的“糕元宝”,用于除夕供先、亲戚朋友间的赠答。此外,还有细长的“条头糕”、宽大的“条半糕”。过节时富家雇人制糕,现在一般人可在糕店购买。

加入收藏

标签: 饮食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科技日报 浏览:308 2024-05-22
羊城晚报 浏览:270 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