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变美“迫不及待”,映射就业相貌歧视
2020-08-31 16:08 点击:
每年暑假,各地的整形医院,成了高考生扎堆的地儿。近些年,整容者的年龄逐年递减,就连初中生也成了整形医院的常客。但疯狂的整容,也存在风险。腾讯时尚数据表明,仅2012年全球整容事故高达9万起,在中国的整容行业里,十年时间就毁掉近20万张脸。(8月31日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每年高考结束后,“高考后的状态”立刻成为了微博热搜话题。有电商平台表示,高考结束当晚新用户暴增,美妆个护类目整体同比增长超过260%,意味着不少人在踏入大学前,正在抓紧时间变美;甚至有00后女生在高考结束当天,就从外地赶到广州美容机构,在父母陪同下接受整形美容手术,变美似乎“迫不及待”。
有研究表明,学生选择整容,往往和他们面临升学、就业等压力有关。特别是相貌歧视行为更是对年轻人整容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在工作场合,女性会遭遇更多不平等待遇,因为美丑差别就会面临职位选择和升职加薪等不平等对待。美女大受欢迎,丑女求职困难。如天津女孩张静只因容貌丑陋,面试千次不成功。又如2018年7月西部网民生热线就曾接到网友小李反映称,自己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即将毕业却因身高限制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甚至面临违约风险。虽然这位身高没有达标的毕业生最终被特事特办,顺利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但也折射出就业歧视中相貌歧视的危害性和影响力。
学生就学就业前的整容、美容风潮及"人造美女"事件的频频出现,折射出容貌丑陋或容貌平平就业者心中的苦涩和无奈,相貌歧视已成为就业中的一项"潜规则"。2010年,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承担了省妇联性别平等重点项目,就女大学生就业招聘中的性别歧视进行调查。课题组调查中发现,深圳某电子工业园区内,由于80%的产业工人为女工,园区食堂和小食店里到处张贴着美容整容广告,可见“容貌改变命运”正是劳动力市场相貌歧视的映射。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人不仅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更重要的,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也应是真正平等的。如何消除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就业性别歧视特别是相貌歧视现象?如何拉住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上手术台整容的手?当务之急是尽快制订出台《反就业歧视法》,让公民享受平等的劳动权利。特别是要禁止公务员录用过程中的相貌歧视现象,这样做会更具有社会倡导作用。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390 2023-04-14 |
畅享生活 浏览:407 2023-03-31 |
畅享生活 浏览:251 2023-02-27 |
央视网 浏览:438 |
畅享生活 浏览:214 2022-08-25 |
畅享生活 浏览:346 2022-08-24 |
畅享生活 浏览:313 2022-07-18 |
新华网 浏览:275 |
中国新闻网 浏览:217 2022-06-06 |
人民日报 浏览:403 |
减肥ing 浏览:208 |
减肥ing 浏览:160 |
减肥ing 浏览:230 |
减肥ing 浏览:154 |
减肥ing 浏览:218 |
减肥ing 浏览:167 |
减肥ing 浏览:80 |
减肥ing 浏览: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