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未复学 职场妈妈的“双重焦虑”亟待破解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周志宏
2020-08-18 18:08 点击:

7月中下旬,随着新发地疫情及其相关传播扩散的终止,在北京工作的张宁宁从第二次居家“云办公”的模式切换回到单位上班模式。婆婆年逾八旬,靠轮椅行动;丈夫在一家企业做司机,经常要出外勤。谁来照料3岁半的幼儿,难倒了张宁宁一家人。“不得已,我把孩子反锁在家里,告诉他遇到危险要大声呼救。”为能正常上班,44岁的张宁宁把儿子和婆婆反锁在家里,并给邻居留了把钥匙以应急。在没有出勤任务时,丈夫会在午间回家,备好午饭。(工人日报8月17日)

近来,大连、新疆等地出现小范围的疫情反复。一边是尚未入园入学的子女,一边是需要保质保量完成的工作,复工未复学之时,不少职场妈妈面临工作与照看孩子的双重压力。“虽然早上离开家时,儿子笑盈盈地目送我,但爱人说,到中午时儿子哇哇大哭,喊着找妈妈。”谈起3岁半的儿子,张宁宁心里有着太多的愧疚与无奈。年初疫情突至,职场妈妈们在陪伴孩子度过“漫长假期”的同时,也在经历复工未复学的煎熬与焦虑。

复工未复学、幼托机构暂未复托、家中老人无力照料,对于不少像张宁宁一样家有未成年子女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如何看护孩子成了非常时期的“必答题”。“未成年子女不可能完全脱离父母,特别是疫情期间,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与教育。”41岁的职场妈妈钱忆说,儿子就读的小学原本已准备开学,但疫情蔓延后,孩子不得不再度居家,“云”开学、“云”上课。为了照顾儿子,钱忆与丈夫轮流向单位请假,“尽力不让孩子单独在家,即便有,也只有小半天”。在家中安装视频监控、教育孩子不给陌生人开门、适当训练孩子独自在家的能力……很多职场妈妈表示,受疫情影响,年幼的孩子只能独自在家,虽然不放心,但也不得不、不能不努力训练和培养孩子独处的能力与安全意识。

有研究显示,疫情期间的远程办公,给人们带来更多会议和更长的工作时间。不少职场妈妈表示,居家办公弱化了生活与工作的边界。集中工作、熬夜工作成了很多职场妈妈的选择。“等孩子睡着了,自己有时间独处了,可以集中干活儿。”钱忆说,儿子上小学后,家长脑力上的疲惫远超体力上的劳累。除了上学校规定的网课,还要学习少儿编程和钢琴等,“云”学习下,更需要引导与监督。居家办公期间,并不算轻松的工作与需要费心教育的孩子之间相互影响,钱忆说,“有段时间,感觉沮丧又焦虑,会觉得工作没有尽善尽美,孩子又没有明显的长进。” “虽然很疲累,对孩子很愧疚,但还是以工作为重。”对于曾经做过3年全职妈妈的张宁宁而言,重返职场并不容易,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公司领导也很照顾我们家的情况,不要求我每天必须到岗,很感谢这份理解。”

复工未复学,职场妈妈的“双重焦虑”亟待破解。如何看护延迟开学的未成年子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而高度的重视。北京市明确,每户家庭可有一名职工在家看护未成年子女,期间工资待遇由企业按出勤照发;山东淄博也倡议,在家看护未成年子女期间,单位、企业不应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一些企业针对需要看护未成年子女的职工,出台了较为弹性的管理措施,如错峰上下班、安排居家办公、鼓励优先利用年休假居家看护等。不过,实际生活中,照护子女的主力仍是职场妈妈。此外,一些幼托机构暂未复托、供给不足也是职场妈妈普遍反映的问题。

政府及有关方面亟须从实际出发,多为职场妈妈考虑和切实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要增加长效机制,而对于低收入家庭和失业家庭,可通过减税、转移支付等社会保障的方式,逐渐向照顾孩子压力大的职场妈妈倾斜以有效减轻职场妈妈的压力,着力破解职场妈妈的“双重焦虑”,切实减轻职场妈妈的生活压力。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人民日报 浏览:198 2021-05-06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77 2020-07-16
畅享生活 浏览:139 2020-06-10
畅享生活 浏览:194 2020-05-15
人民网 浏览:149 2020-05-11
北京青年报 浏览:360 2020-05-09
畅享生活 浏览:208 2020-04-14
新华网 浏览:251 2020-04-12
央广网新闻 浏览:192 2020-03-27
红网 浏览:125 2020-03-19
畅享生活 浏览:173 2020-03-09
红网 浏览:220 2017-09-05
红网 浏览:213 2017-09-04
畅享生活 浏览:125 2013-06-11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浏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