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无尖不商”,少些“无奸不商”

来源:畅享生活  作者:王红峰
2020-08-06 10:08 点击: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该句出自《孟子·离娄上》。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引用了这句话,殷切希望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8月5日光明日报)。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多些“无尖不商”,少些“无奸不商”!

“无尖不商”,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尽量让利。古人做生意厚道,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卖米的总会添一撮“尖头”,卖布的多送三寸,卖油卖酒的加点添头。这叫“无尖不商”,“尖”保证了分量十足,又让顾客心里舒坦,这是老派生意人的敦厚与朗阔。晋商大家乔致庸的经商之道:第一是守信,第二是讲义,第三才是取利。清末,乔家的复盛油坊从包头运胡麻油往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暴利,在油中掺假。此事被掌柜发觉后,立即饬令另行换售,代以纯净无假好油。商号蒙受巨大损失,但信誉昭著。

但不可否认,在利益的驱使下,的确也有相当一部分奸商的存在。大家还记得,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2018年的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造假事件、山西平遥假陈醋事件,等等,不但导致一大批企业面临信任危机、我国经济受损、国家形象受损,而且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影响了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诚信更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原则。如何让企业家“无忠不商”、让企业流淌道德的血液?我们不但要大力加强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每个人都视信用如生命,使诚信意识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血脉,还需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

目前,全国市场特别是食品药品市场上出现了诸多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如三鹿集团接到严重质量问题的投诉后,一面紧捂盖子,一面还大塑品牌形象。“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既拷问企业诚信,也说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迫在眉睫。

要完善行业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要依托“金税”、“金关”等管理系统,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个人偷逃税记录。要实行合同履约备案和重大合同鉴证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履约信用记录,依法打击合同欺诈行为。要依托“金质”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记录电子化,定期发布产品质量信息,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要加强对名牌评选的监管,名牌评选权应交于公众,交于市场,由人民群众说了算,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对不诚信的品牌,广告公众,清除出局。要实行不合格、不安全产品召回制度,“假一赔十”制度和媒体公布“不诚信企业”等制度。如北京市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创新载体,探索推行“个人诚信分”,让信用有形又有价,把诚信建设从“纸上”引入“实际”,值得各地借鉴。

“奸”是小人物的鼠目寸光之举,“忠”才是万古不移的商人圭臬。期待企业家们忠于商道、忠于信义、忠于人心,在商场上获得大成功。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人民日报 浏览:181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723 2021-09-03
畅享生活 浏览:230 2021-06-13
畅享生活 浏览:268 2020-12-06
畅享生活 浏览:219 2020-11-27
畅享生活 浏览:176 2020-11-26
畅享生活 浏览:261 2020-11-02
畅享生活 浏览:172 2020-09-10
畅享生活 浏览:241 2020-08-19
畅享生活 浏览:192 2020-08-13
畅享生活 浏览:259 2020-06-24
红网 浏览:298 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