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玲:让贫困成为一所新“大学”
2018-07-31 14:07 点击:
近日,河北青年报报道了一篇今年参加高考的寒门学子王心仪考取北大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同时也对于王心仪的家庭及她对贫困的另一种理解进行了宣传,从中也使我们感受到家贫志坚不一样人生。
家庭的贫困让人能发奋图强。我们不能选择自已所出生的家庭,莎士比亚说“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我们不得不承认,贫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可是做为王心仪来讲,她并没有把贫困当成自已的最大阻碍,而是乐观生活的的态度,以及对未年美好生活向往做为自已的动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王心仪一样,把家庭的贫困当成动力,并改变自已对贫困的理解,发奋图强的来改变自已,从而改变家庭。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贫困这所新“大学”中汲取新知识,为未来找准方向。
家庭的贫困需要知识来改变。曾经有人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确说得很精准。看看现在的时代,没有知识我们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王心仪从家庭的贫困中真正的理解,贫困就要用精神上富有,用知识的头脑来发展自已,也为自已的弟弟做出一个好的榜样。然而,也有部分的家庭在培养子女的时候,并未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有是子女自身放弃了对知识的渴望。但不管怎么讲,多学习一点知识对以后的人生,我想,不同的境遇,会有不同的作为。
家庭的贫困要让我们坚强的面对。生活的重担虽然很苦,特别是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讲生活更加艰辛。而王心仪读懂了贫困这所大学,她不论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对待家人同学方面,都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于这所新“大学”她理解的程度比其它人的思路要宽阔些。可是有些贫困的家庭被这所“大学”压垮了,面对生活的困难退缩了。可见,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我的思想定位是准确的,那么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力量就会让我们走出贫困。
无论家境如何,只要我们心存梦想,再困难我们也能迈过这个坎;家庭的贫困只是暂时的,让我们在贫困这所“大学”里,学会拼博定能寒门逆袭,从而得到不一样的人生。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435 2023-07-24 |
畅享生活 浏览:642 2023-06-21 |
畅享生活 浏览:390 2023-04-14 |
畅享生活 浏览:221 2023-02-27 |
畅享生活 浏览:248 2022-11-05 |
畅享生活 浏览:296 2022-10-26 |
畅享生活 浏览:279 2022-09-20 |
畅享生活 浏览:133 2022-08-30 |
畅享生活 浏览:293 2022-08-08 |
畅享生活 浏览:134 2022-07-28 |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22-07-26 |
半月谈 浏览:374 |
畅享生活 浏览:210 2022-05-31 |
畅享生活 浏览:131 2022-05-27 |
减肥ing 浏览:254 |
减肥ing 浏览:155 |
减肥ing 浏览:264 |
减肥ing 浏览: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