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而不约?好事应该办实
2017-11-13 10:11 点击:
利用好杭州“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于杭州这座早已走在全国前列的试点城市来说,如今,我们要想办法为全国提供更好的经验。
近日,在2017“公述民评”第三场“‘健康城市’怎么建”现场,杭州市卫计委负责人向在座所有民评代表致歉。这场公述民评曝光了杭州家庭医生“一人签近千名社区住户”、“签完之后再无联系”等现状。
说到签约医生,杭州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杭州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2014年开始实行,到2016年实现城乡的全覆盖,签约的数量逐年增长。拥有家庭医生后,患者将拥有不同以往的就医就诊体验,不用到医院排长队,80%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能得到处理。同时,家庭医生团队会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这样的图景看上去很美,关键是如何落实到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本轮新医改的重头戏,但一直以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是被基层诟病最多的一项服务。少医生、缺药品、被签约形式化、智慧医疗不智慧、全市不平衡……诸多问题,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获得感不够。比如,如何解决基药这个老大难问题。家庭医生签约主要一部分工作就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目前基层医院大部分药品只是普通的基药,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的一些进口药、特殊药,基药目录不能满足,只好跑到大医院去开药,用药保证不了,家庭医生的便利性就大大削弱。
又如吐槽较多的转诊问题。家庭医生服务要有畅通的转诊渠道,让居民可在社区得到便捷的转诊服务,这不仅需要社区医生和专科医院医生之间实现业务协同,更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来进行配套。在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建立专门的分级诊疗的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公立医疗机构的机制改革的问题。
杭州地区的签约医生约4000名,面对上百万的庞大市民群体,他们的服务能跟上吗?让基层医生能走下去、留下来,要增加家庭医生的使命感、归属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家庭医生“签而不约”,就会流于形式,变成一个面子工程。上月底,第六届基层卫生大会在杭州召开。国家和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都在会上提出:“不要盲目追求指标”。如果一味地追逐签约率,忽略服务水平,那么明年老百姓就不愿意续签了。
而对于媒体或者基层医疗机构而言,也不能按照国外的模式来宣传家庭医生。我们的家庭签约医生不同于欧美国家的私人医生,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不能像外卖员一样随叫随到。在人力、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百姓需求的时候,如果宣传“一个电话,医生到家”,而现实服务却跟不上,老百姓自然要吐槽。
推广家庭签约医生是一件好事,好事必须办实在。老百姓的槽点正是下一步服务改进的落实点。面对百姓辣劲十足的意见,相关部门也直面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利用好杭州“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于杭州这座早已走在全国前列的试点城市来说,如今,我们要想办法为全国提供更好的经验。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光明时评 浏览:218 |
钱江晚报 浏览:209 2020-05-28 |
畅享生活 浏览:275 2019-11-05 |
钱江晚报 浏览:165 2018-08-29 |
钱江晚报 浏览:223 2018-05-08 |
钱江晚报 浏览:247 2018-05-02 |
燕赵晚报 浏览:280 2018-05-02 |
钱江晚报 浏览:239 2017-12-21 |
燕赵晚报 浏览:277 2017-12-07 |
钱江晚报 浏览:224 2017-11-10 |
燕赵晚报 浏览:229 2017-11-09 |
钱江晚报 浏览:217 2017-11-09 |
燕赵晚报 浏览:148 2017-11-01 |
钱江晚报 浏览:225 2017-11-01 |
钱江晚报 浏览:176 2017-10-27 |
钱江晚报 浏览:185 2017-10-27 |
燕赵晚报 浏览:296 2017-10-25 |
钱江晚报 浏览:165 2017-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