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外交可借语言之舟行稳致远
2017-11-13 10:11 点击:
这两天,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访华备受瞩目。尤其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特朗普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主席夫妇展示外孙女阿拉贝拉的中文秀:用中文演唱《我们的田野》等歌曲,背诵《三字经》和唐诗《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阿拉贝拉的中文才艺令人赞赏,她也因此成为中美友好的小使者。
早在今年4月,习近平和特朗普在美国海湖公园会晤时,两国元首夫妇就共同欣赏了特朗普的外孙女和外孙用中文演唱《茉莉花》并背诵《三字经》和唐诗。秀中文在中美最高领导人会晤时发挥独特而奇妙的作用,使中美外交在严肃的政治之外,多了趣味性和文艺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文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欢迎。当前,海外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迅速攀升到1亿人,已有60多个国家将中文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已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超过1000个孔子课堂。
语言不仅是交流媒介,也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可以用来展示和欣赏。特朗普外孙女在中美高层外交场合展示中文才艺,充分表明中文的文化魅力。语言在外交场合不仅可以“说”,也可以“做”,就是用语言来达到外交共识和情感共鸣,形成语言的“魅力攻势”,从而对外交效果产生影响。
40多年前,中国邀请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访华,从而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以小球转动大球,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美关系也成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利契机和物质条件,中国语言文化开始迅速走向世界。软实力既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也是大国关系发展中的助推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平台。
中美两国正从40多年前的“乒乓外交”迈向新时代的“语言外交”。从小球转动大球到语言连通世界,从政治经济博弈到语言文化交流,从中国主动邀请美国队员访华到美国主动展示中文魅力,从英语作为国际外交语言到中文成就“语言外交”,中国的软实力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正在迅速增强。语言无论在政府外交还是公共外交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正如阿拉贝拉背诵的李白的名句所预示的,新时代大国外交将借助语言之舟,跨越文明隔阂,行稳致远。
(作者:王辉,系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授)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46 2025-03-20 |
畅享生活 浏览:526 2023-09-01 |
畅享生活 浏览:401 2023-08-18 |
畅享生活 浏览:408 2023-04-18 |
畅享生活 浏览:370 2023-02-27 |
畅享生活 浏览:240 2022-11-19 |
畅享生活 浏览:214 2022-10-26 |
畅享生活 浏览:304 2022-05-28 |
360常识网 浏览:83 |
人民日报 浏览:943 2022-03-22 |
畅享生活 浏览:870 2021-08-27 |
环球时报 浏览:872 2022-03-08 |
畅享生活 浏览:251 2021-08-19 |
畅享生活 浏览:188 2021-08-19 |
环球时报 浏览:215 2021-07-30 |
《求是》杂志评论员 浏览:364 2021-04-30 |
中工网 浏览:135 2021-04-28 |
新京报社论 浏览:391 2021-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