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网络“囤积症”伤财劳神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杨玉龙
2017-10-25 16:10 点击:297

拖延症、懒癌症、社交恐惧症、选择困难症……网民发明的新“病症”不少,最近据说他们又总结了一种新病症,叫做社交网络囤积症。比如微信收藏了一大堆“好文”,关注了一大堆公众号,却根本没时间去阅读。你是这样整天在爆满的内存、杂乱的空间里纠结的人吗?(10月24日 《扬子晚报》)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囤积症”,就是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即使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也不舍得扔掉,结果是囤积了大量没用的东西,有人甚至因此无法正常生活。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病态,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俗称“囤积狂”,从其词源来看是指“无节制囤积的兴趣”。

而与网络生活相伴的是,“社交网络囤积症”的出现,比如,关注各式各样公众号,电脑空间被各种收藏、下载塞满,从来不舍得删除聊天记录,无论朋友圈、微博,还是QQ空间,所发的东西从来不删等等。而这些不舍得丢弃的东西,用处很少。这些所谓的拥有,在于保存,而无关乎有用,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堆“垃圾”。

网络“囤积症”有两大公害,一则伤财,这些东西越积越多,手机容量有限,变得慢慢吞吞不说,或许一时心血来潮就购买新电脑、新手机,值得吗?二则劳神。现代社会,囤积与安全感有关,且信息囤积会给人增添几分惰性,当发现这些囤积信息怎么也看不完时,还会诱发焦虑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等负面情绪。

防范社交网络“囤积症”伤财劳神,一方面应学些“断舍离”思维,借助相关解释,断是对于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买;舍是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是放弃对物品的执著,让自己处于宽敞自在的空间。而打理自己的网络空间,或者精神世界,也需要秉持“断舍离”,以让空间丰盈起来,让自己的内心丰富起来。

另一方面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科学使用网络社交媒体的习惯。如心理专家所言,用心对待你拥有的每一个物件、每一件事,每一本书,久而久之你会变得有序、平静。同时,减少消耗在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时间,增加浏览网站和书本阅读的时间,或者多走进现实生活,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等等,也未尝不是纾解之道。

从根本上而言,减少废旧物品的烦恼,终归要靠个人,在消费时,不妨多一些“这种东西是否适合自己?”这样的追问,或许就能少一些废旧物品处理上的烦忧;同样,在网络空间,也应牢记“没有吸收价值的,都只能是身外之物。”多一些理智,就会避免陷入利用起来麻烦、删除干净不舍的两难之境。如此,“囤积症”就会远离自己。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随便看看
畅享生活 浏览:189 2024-09-02
工人日报 浏览:257 2023-07-24
北京日报 浏览:238 2023-06-29
畅享生活 浏览:399 2023-06-25
人民网 浏览:291 2023-06-21
畅享生活 浏览:335 2023-06-09
畅享生活 浏览:153 2022-10-29
畅享生活 浏览:325 2022-09-27
畅享生活 浏览:231 2022-09-23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2-09-19
畅享生活 浏览:244 2022-09-14
人民日报 浏览:181 2022-07-28
畅享生活 浏览:763 2022-07-26
畅享生活 浏览:328 2022-07-26
中国青年报 浏览:285 2022-07-05
畅享生活 浏览:240 2022-06-29
畅享生活 浏览:235 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