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泄露了“因举报被劝退”学生的信息
2017-09-23 17:09 点击:
自今年3月7日开始,江西赣州某中学学生刘某接连给多部门写信举报学校违规补课收费,被校方多次“谈话”。本学期开学前,班主任以学校名义给其母亲发来一条微信:请刘某换一个学校。校方随后回应,此举系班主任个人行为,并称已多次上门劝其返校,但刘某拒绝返回学校继续上课。据悉,目前,涉事班主任已被学校解聘。
多次实名举报,多次“被谈话”,最终遭到班主任“劝退提醒”,尽管劝退学生的班主任已经被学校劝退了,尽管县教育局及该中学都表态支持孩子重返校园,但,这几个月的刀来剑往,明眼人都能窥见其间的不堪。
有几个问题值得好好追问一番:第一,在校生实名举报,且反映的是母校的问题,作为举报信息接收方,自然心里清楚信息泄露的打击报复概率。遗憾的是,刘某屡次举报,还是屡次被泄密。那么,这个监督举报机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谁在通风报信、谁在拖延不决?第二,据当事人称,自从举报之后,“我的班主任、年级组长以及校长不断通过面谈和打电话的方式骚扰、威胁我和我妈。”要举证这些内容的真实性,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当媒体问及为何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一直没有回应刘某的举报,当地教育局综治办主任表示是“为了避免让孩子陷入舆论漩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者对监督举报呈这种姿态,上级主管部门对孩子的正义感如此含混,校方“不断通过面谈和打电话的方式骚扰、威胁”,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有偿补课是个什么问题、违规收费是个什么性质,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都抵不过对孩子实名举报的打击报复来得愤懑而恶劣。尤为难得的是,刘某是在2016年9月以580分的中考成绩(满分780)考进该中学的,又因成绩排名年级第20位,成为学校“免费生”。换句话说,被刘某举报的“补课费”,他压根就不需要交。这种“多管闲事”的勇气和胆识,恐怕比掏钱后的举报更难能可贵。
“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将就,那这个世界就永远只能是凑合。”这话不是名人名言,是这名刘姓少年对举报事件的总结。拯救这个暂时不想上学的少年,是地方教育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而严查实名举报背后的疏漏,则是权力者回应舆论与民意的最好态度。一句话,哪怕是罚酒三杯,也请揪出泄露“因举报被劝退”学生信息者的真实姓名。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畅享生活 浏览:240 2022-08-16 |
新华视点 浏览:357 2022-06-13 |
360常识网 浏览:71 |
360常识网 浏览:113 2022-04-27 |
畅享生活 浏览:506 2021-04-16 |
畅享生活 浏览:282 2021-03-18 |
畅享生活 浏览:195 2020-12-05 |
畅享生活 浏览:304 2020-11-18 |
畅享生活 浏览:256 2020-10-11 |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浏览:226 2020-08-06 |
畅享生活 浏览:209 2020-05-19 |
新京报 浏览:135 2020-05-08 |
畅享生活 浏览:229 2020-04-22 |
畅享生活 浏览:275 2018-10-25 |
畅享生活 浏览:243 2018-09-29 |
畅享生活 浏览:312 2018-06-27 |
红网 浏览:189 2017-11-09 |
红网 浏览:230 2017-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