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缘何泄露居民个人信息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2017-11-09 08:11 点击:

由安徽铜陵市政府办公室主办的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存在泄露居民个人信息的情况,包括姓名、联系电话甚至详细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均完整出现在网站页面上,可随时公开查阅。11月6日,记者登录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从铜官区下辖乡镇社区发布的财政专项资金公开信息网页中,查询到多个泄露居民个人身份信息页面。(11月7日澎湃新闻网)

当前社会,个人信息泄密其实算不得什么新闻。或因个人不注意信息保护被盗,或因个人电子产品被植入木马盗取,或因不法分子刻意收集贩售等原因,大家总能在媒体报道、现实生活中,亲眼见到或亲耳听到不少个人信息泄露的消息。但是,因地方政府工作疏漏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却并不多。

毋庸置疑,地方政府绝非刻意泄露居民个人信息,否则,也就不会对网上发布的个人现居住地址进行模糊化处理。这也间接证明了一点,无论是地方政府负责人,还是具体工作人员,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保密常识,只不过这种意识还不够牢,才会给公众个人信息埋下了泄密的隐患。

简单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三种可能,一是信息发布人员认为只要没有居住地址,别人拿着身份证信息与个人联系方式并没有多大用处;二是信息发布人员认为,平时公众办理各种证明、手续时,相关信息早就被无数次使用和公开,在网上公开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三是信息发布人员“偷懒”,直接把现有的文件资料复制粘贴到官网上,而没有对“核心信息”进行筛选和删减。但是,不管出于哪种原因,都亟需有关部门给相关负责同志,尤其是具体负责信息公开审查的同志上好一堂信息安全防护课。

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要求,其中应该会有一条“红线”,就是公众的个人隐私,未经授权,绝对不应被公开。这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也有明确规定。那么,现在缺少的,可能就是如何不打折扣地落实好这些规定,守稳、守住公众个人信息的安全“底线”。

当然,在此之前,还需要当地政府立即行动起来,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并进一步查漏补缺,做好隐患排查,及时堵塞漏洞,严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同时还要做好解释安抚工作,消除公众内心的焦躁和惶恐。

希望这次事件只是个例,不要再出现下一次。也希望这次事件能给其他政府工作人员敲响警钟,切记谨慎细微,切莫让信息公开泄露了公众的隐私。

加入收藏
重要声明: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服务协议
随便看看
羊城晚报 浏览:407 2022-06-08
新华网 浏览:280 2022-05-31
北京青年报 浏览:326 2022-05-27
畅享生活 浏览:593 2021-08-26
人民网 浏览:911 2022-03-06
环球时报 浏览:321 2021-07-18
环球时报 浏览:204 2021-04-14
环球时报 浏览:538 2021-03-28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268 2021-03-26
人民网-观点频道 浏览:182 2021-03-17
畅享生活 浏览:352 2021-03-06
环球时报 浏览:229 2020-12-16
文化频道 浏览:266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