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开学典礼何以打动人心
2017-09-13 08:09 点击:
9月10日上午,原定一个小时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因为山雨突然来袭,仪式仅用了两分钟即宣布结束。小雨中,白春礼院士的致辞浓缩到了55个字,送去了教师节对师生的祝福。随后,主持人丁仲礼校长宣布开学典礼结束。“大雨将至,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他说。
最短的开学典礼,最短的致辞,却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人们的共鸣,温暖了人们的心。实际上,为此次开学典礼致辞,白春礼院士准备了饱含真情、期待和嘱托的暖文。讲稿中,白院士希望同学们可以成为真正的自己,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将个人对于科学发展的追求,融入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之中。
没说出的话,却蕴含着深厚的期盼。相信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子来说,科研,就是他们最普遍的追求。但究竟要做怎样的科研?刚入校门的学子们未必清楚。白院士的讲稿,用爱国情怀点醒科研梦想,让学子们的理想多了一份厚重的意义。科研之路的确不易,用大多数世人的眼光看,这绝不是一个争取功名厚利的地方;用“功利”的眼光评判科研价值,更是完全错了方向。这份致辞讲稿,就在于提醒学子摆正科研的价值——造福人类,报答祖国。在历史上,钱学森、郭永怀曾经带领一大批科学家,隐姓埋名、刻苦攻关,虽未必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却实实在在成就了新中国“两弹一星”伟大事业。诚如白院长所言,爱国理想,是他们最宝贵的品格与财富。
最短致辞、最短典礼,感动人心的不仅是白院士在讲稿中未说出的期盼,更是学校在实际行动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开学典礼,本就是一场仪式——旨在用致辞,点燃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理解大学的真谛。而大学的真谛魅力,不就在于它独树一帜的人文精神吗?“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一句简单的关怀,道出的却是心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就是大学的脊梁。无论是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成就百家争鸣的学术高峰;还是陈寅恪先生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概括大学人文精神,都无疑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未知的热情和对于思想的热忱。思想不分尊卑,这也是学术科研所必须追求的境界。在自由意志面前,不应该出现领导在主席台躲雨说话,学生在下面淋雨“听教”的场面。那种不平等的场景,或许在高中时,校长给大家下马威、便于管理时用过;但在学生应当且必须拥有自主意识的大学殿堂,这一幕的确不该上演。
所以,感动于最短典礼,最终还是感动于校长、院士们尊重师生的情怀。大学典礼,不就是要传递这样一种情怀吗?“以身试教”,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有意义,暖人心。
登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不对评论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文章版权由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敬请谅解!
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投稿须知(20210814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邮箱:service@cnzihu.cn
减肥ing 浏览:217 |
畅享生活 浏览:552 2021-09-03 |
新京报 浏览:260 2021-06-26 |
畅享生活 浏览:221 2021-06-13 |
畅享生活 浏览:302 2021-03-17 |
纵相新闻 浏览:232 |
畅享生活 浏览:159 2020-08-23 |
北京青年报 浏览:265 2020-05-23 |
新京报 浏览:253 2020-05-22 |
澎湃新闻·澎湃号 浏览:195 |
畅享生活 浏览:126 2018-06-20 |
红网 浏览:189 2017-09-25 |
光明日报 浏览:154 2017-09-11 |
红网 浏览:195 2017-09-11 |
红网 浏览:216 2017-09-06 |
长江网 浏览:179 2017-09-04 |
红网 浏览:235 2017-09-02 |
红网 浏览:225 2017-08-21 |